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永远的青春——《青春》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19-10-21 10:32

  2019年1018日上午,《青春》创刊40周年纪念暨青春文学创作论坛在南京举行。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收获》主编程永新,《青年作家》主编熊焱,《萌芽》编辑部主任桂传俍,作家赵本夫、周梅森、曹寇、赖尔、张铠,评论家王彬彬、何平、黄平、赵步阳等,以及来自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出版集团等嘉宾、代表参加了活动。

  《青春》创刊于197910月,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知名的纯文学期刊之一,曾被誉为文学期刊“四小名旦”,单期发行量层突破65万份,在文学界影响深远,地位举足轻重。

  邱华栋:我对《青春》有一份深挚的感情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专成赶到南京,向《青春》40周年表示祝贺,同时也带着一些期许:“作为《青春》杂志社的读者是在1983年、1984年,我当时就十三四岁,非常巧,在邮局买到《青春》杂志。我当时一读大惊失色,我此前读的都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觉得文学就是那些东西,是属于历史的,但是读了《青春》后,我突然发现当代作家能写当代人的事,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在天山脚下,一棵文学的种子,因为《青春》在我心里生根,我一下就萌发了写作的愿望,这么一晃,也写了35年。后来我被保送到武汉大学,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青春》投稿,1988年进校,1989年写了一年,第一篇就发表在了1990年的《青春》杂志上,那一年我21岁。作为青春的读者,作为青春的作者,我跟《青春》的关系就这么建立起来了。我一定要表达对《青春》的感谢以及这份深挚的感情。”

  范小青:《青春》对我后来的写作有着非常大的推动

  作为江苏省作协主席的范小青,首先向纪念活动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中国作协邱华栋书记百忙之中参加活动,这是对《青春》也是对江苏文学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也感谢《收获》程永新主编亲自赶来,还有其他一些兄弟刊物来捧场。范小青说:“跟项晓宁董事长聊天,能感觉到出版集团领导对《青春》格外偏爱,每次《青春》的活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项总都会参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举措。”同时,范小青也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位作家的青春写作和与《青春》的渊源:“38年前,我的短篇小说《上弦月》发表在《青春》1981年第2期,那是我的第二个短篇小说,当时《青春》创办一年半不到,但是影响已非常大,但凡是爱好文学的年轻人都知道《青春》,所以我当时给《青春》投稿,完全没有数。但是非常幸运,第一次投稿就用了,这对我鼓励非常大,也是非常幸运的事。我当时还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当时在校的大学生发表文学作品的不太多,能够在《青春》上发表作品,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推动的作用是非常之大。”

     

  赵本夫:《青春》杂志其实就是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地标




  赵本夫作为《青春》曾经的作者,对《青春》的评价很高。他说:“《青春》杂志其实就是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地标,一张文化名片。一个地方称为文化城市要有各方面的文化积累、文化储备,文学、影视、话剧、摄影、书法、美术等等,文学是母体,是一切艺术的源头。我觉得如果没有青春,没有南京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这个城市的文化是暗淡的,是支撑不起来的,所以《青春》尤其显得重要,真的很重要。”同时,赵本夫也很关心《青春》的发展,认为《青春》值得珍惜和发扬光大。他呼吁:“希望我们市里领导能够高度重视《青春》杂志,作为一个老作者,我真心呼吁大家能共同关心她的发展,重新让《青春》杂志展现出全新的青春风貌。”

  周梅森:《青春》仍然是年轻人的杂志,年轻人的文学

  活动现场,著名作家,曾在《青春》工作过4年的周梅森回顾了自己和《青春》的往事。“《青春》就是我的大学,《青春》40年,也是我的文学40年。创刊之初,正是文学火热的年代,《青春》更是众多文学青年向往的刊物。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纸质传媒面临着困顿,传统文学期刊也因此日渐小众。但《青春》不会停步。在后来的十几年中,《青春》也曾一度迷茫、困顿,但非常欣喜的是,今天当李樯这么一代年轻的编辑走上岗位,我发现了《青春》近年的变化,我觉得又找到了当年那份文学的激情,我在李樯身上看到了老主编斯群对文学的忠诚,我相信《青春》仍然是年轻人的杂志,年轻人的文学,我相信有新一代编辑者的不懈努力,《青春》必将永葆青春。”

  第六届“青春文学奖”正式启动

  在《青春》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上,作为活动的高潮部分,邱华栋、范小青、纪增龙、项晓宁、王彬彬五位嘉宾共同启动了第六届“青春文学奖”。

  1980年至1984年,《青春》共举办五届“青春文学奖”,当今文坛大家如贾平凹、王安忆、梁晓声、苏童等都是获奖作者,影响深远。


《青春》主编李樯

  恢复后的第六届“青春文学奖”,有了全新定位:奖项以“发掘写作天才,培养文坛巨匠”为目标,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大学生华语写作类文学奖。《青春》杂志社希望新的奖项在为汉语写作注入新鲜力量的同时,更成为青春经典写作的策源地,成为了解和研究青春文学写作的编年史。奖项将设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各5名,《青春》主编李樯说,特别期待能发掘出真正有创作天分的年轻作者,把这个奖项能够打造成为“青春版鲁奖”。


项晓宁

王彬彬

程永新

贾梦玮

《青春中国百校文学行》授旗仪式 

  另外,《钟山》主编贾梦玮、《收获》主编程永新等期刊界代表也讲述了自己与《青春》的故事,认为《青春》40年,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而《青春》资深的发展也离不开南京市的扶持。近年来,《青春》锐意进取,让人又感受到坚守文学主业,扶持青年创作的激情与初心。





  此外,《青春》当初的作者,著名作家贾平凹、梁晓声、阿来、苏童、金宇澄、毕飞宇、严歌苓、池莉、刘醒龙等也给《青春》专门题词祝贺。(《青春》杂志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