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文学苏军新观察 | 韩松刚:理想的批评永远在路上

2023-10-16 11:40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一体两翼,江苏这片文脉深厚的土地不仅滋养了无数作家,也成为文学批评家成长的沃土,鉴赏文学、研究文学离不开批评文学。随着传播媒介、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文学的生产、文学创作者的心态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身处其中的文学批评家直面着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文学语境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批评焦虑中暗含着想要对陈旧的文学批评范式破釜沉舟、重新建构的野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批评,理想的文学批评又是否存在?这是青年评价家韩松刚所关注、思考的问题之一。

  从2023年6月开始,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家协会持续推出系列纪录片“文学苏军新观察”。在“文学苏军新观察之批评家”系列中,我们陆续走近8名“新晋上榜”的青年批评家,本期与我们对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南省第四期、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文学批评家韩松刚,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小说、江南文化与小说创作、青年写作等。

  南京与南京文学印象谈

  80后青年批评家韩松刚出生于山东日照,和刻板印象中豪迈的山东大汉不同,韩松刚有着南方文人儒雅温和的气质,不过他的办公间倒是很符合人们对于文学行业从事者的刻板印象,以办公桌为圆心,四方的书都堆过了头顶高,只留下窄窄一条缝让人进出,韩松刚平日就坐在书山之中奋笔疾书。

  2008年,当时正在南京大学文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韩松刚在《理论与创作》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毕飞宇短篇小说《哥儿俩好》的评论文章,这篇文学评论文章在无形中把韩松刚和江苏文学关联起来,从毕飞宇的短篇小说评论到博士论文的当代江南小说研究,韩松刚和江苏文学、和南京这座城市已经密不可分。

  紫牛新闻:您是如何走上文学批评的道路的?

  韩松刚:我是2007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可能从那时候起就给自己埋下了一颗文学批评的种子。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写了第一篇文学评论,等我研究生毕业就进入省作协《扬子江文学评论》工作。我一直从事的是文学编辑工作,一直在文学批评的现场,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感觉自己可能要在文学的批评和研究上有点儿自己的东西,所以慢慢开始尝试着写起文学批评,后来也是机缘,又考了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从此就一直在文学批评的道路上做着研究和探索。

  紫牛新闻:南京的生活体验乃至江苏整个地域文化印象对您的文学研究是否有所影响呢?

  韩松刚:我觉得南京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学生活传统的城市,当我来到这座城市时,就感觉到这里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特别有吸引力的文化氛围,不管是我求学还是工作后,这种氛围始终存在,我想我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研究领域或说选择在这里生活,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我一定是有影响的。

  紫牛新闻:您在省作协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对于江苏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变化有什么感受?

  韩松刚:我觉得江苏作家是一个非常独特、有魅力的群体。说变化我倒觉得没有多大的变化,江苏作家有一种……也说不上是寂寞吧,就是大多数作家都在埋头写作,大家在这样一种文化影响下默默耕耘,坚守着创作,而且不断有新的、优秀的作品出来,我觉得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对江苏文坛刮目相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紫牛新闻:文学批评家这个身份对您日常阅读有所影响吗?

  韩松刚:影响当然是有的,但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文学批评这种职业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有着内在的、精神性的影响。按照我的理解,现实生活是一种生活,文学批评是另一种生活,存在于现实场域之外的一种生活,这两种生活可以相互融合,也可能彼此独立存在,并不相互排斥。

  当我们在聊青年写作时,我们在聊什么

  除了江南文化与当代小说外,青年写作也是韩松刚重点关注的课题。2019年,韩松刚在《制造“青年”,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青年写作》中指出,当下的青年作家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一代,但这种“自我意识”并未有效地促成青年一代写作的成熟和丰富,相反地,却加速了他们的失败,“我几乎可以悲伤地感觉到,作为这一代的青年写作已经失败了。”当下的青年写作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青年批评家们又怎样去看待青年写作这一群体?

  紫牛新闻:五年过去了,您还是觉得青年写作已经失败了吗?您对这一代青年写作的现状怎样看待?

  韩松刚:因为我最早比较关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作家的创作,但就像你说的,前几年包括这几年来,我对青年作家关注的更多一些,当然可能也因为我自己是一个80后的批评家,可以这么说,对于所有的青年写作、尤其是80后的写作,我有着期待。我当时持有这样的观点,可能是从自身作为一个同代人的这样的文学意识来看,我这样的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我到现在可能还是坚持这种观点。

  前几天我跟我一个朋友交流,还聊到了关于青年写作的现状,当然,零零后作家都已经出现在文学现场了。我所谈论的青年写作主要针对80后、90后的作家。我觉得80后这一代人的写作,还没有能写出与我们这一代人整个精神状况相匹配的作品。

  我一直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写作可能是失败的,但是这种失败并不可怕。我觉得80后的写作要站在失败的废墟之上,在失败中寻找可能,尤其是写出与我们80后这一代人相匹配的作品,这一点非常重要。

  紫牛新闻:您对于这一代青年写作的现状持有一个怎样的态度?

  韩松刚:个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悲观的态度,但是我也并不认为一定不会有好的作品出来。因为我觉得这几年来,80后也开始尝试或者探索去写作一些跟他们之前创作不同的东西来。在我的阅读理解中,80后作家可能更多的是中短篇写作的一种探索和尝试,相对而言在长篇的写作上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不足的。但这几年来,有很多的80后作家已经在尝试去写长篇,写与我们这一代人相匹配的、有着精神质地的作品。

  紫牛新闻: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您觉得我们在探讨青年写作的时候,更侧重的是产出的文本还是青年群体?

  韩松刚:我觉得可能是文本更多一点,因为我觉得文本当中它是有着人的这样一种精神的折射。在作品当中,人的这种思考精神或者心灵的东西,我觉得都会有所反映。

  如果一个人精神性的东西不能在你的作品当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作品肯定是不能够产生影响的,所以我可能更重视一些文本的东西。当然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群体的这样一种精神的影响,可能因为它比较复杂,我觉得有的时候去过多地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的精神,或者说外部的这样一些东西,可能对我们的写作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紫牛新闻:现在文学的载体、传播的媒介日新月异,您对青年批评家或有志于成为批评家的青年人有什么建议?

  韩松刚:建议谈不上吧,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相对也还比较年轻(笑)。但我现在阅读一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所写的文学批评,感觉他们和我们有很多不同了。也许是因为一个人生活的外在环境对于阅读包括批评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就像你说的,新的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新一代的文学批评家的成长也有影响,我认为他们可能会写出和我们这一代不同的东西。

  紫牛新闻:可以具体说一说您感受到了哪些不同吗?

  韩松刚:他们的研究视角或者说对于文本的情感体验、切入角度,很多时候和我们这种比较传统的研究来说是有区别的,他们更擅长用一些新的东西,包括基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体验,所受到的文学教育去研究我们当下非常多变的文学形态。

  我也有关注到,现在九零后作家的写作,已经和八零后不同了,当然和前辈作家相比更加不同,他们对于现实精神的映照、折射,采取的写作的手法也已经很不一样。我们传统的八零后作家更多的还是从现实层面去切入,但九零后写作更多从形式上入手,或说对现实的认识上,相比八零后作家的写作更加抽象。

  理想的文学批评是什么样的

  对于现下的文学批评,不满之声似乎从未销声匿迹。一方面是对于一团和气、缺乏创见的文学批评生态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也出处于对单一的、枯燥的文学批评样态的不满。不同的时代诞生不同的文学作品,与之相对应的也将诞生不同的文学批评作品,文学创作愈发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学批评来面对如此变化多姿的文学现场?

  紫牛新闻:对您来说,文学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文学批评所审视的除了文本之外还有什么?

  韩松刚:两个目的吧,一个比较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鉴赏。另外我觉得文学批评还有一个内在的目的。这内在的目的又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对话,这个对话是多层次的、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另外一个我觉得是“掘洞”(贝克特语),“掘洞”意味着把自己投进去。文学批评是一个把自己投入到文本,投入到创作者所创造的世界的过程。

  紫牛新闻:您觉得当下文学批评存在哪些问题?比较理想的文学批评是什么样的?

  韩松刚:问题可能有很多,这些问题可能有外部的原因,也有自身内部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当前的批评不够尖锐,批判性减少,这都是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我们当下的年轻的批评家来说,缺少敢于冒犯,敢于直面世界,敢于与世界为敌的决绝的姿态,我觉得我们当下的批评过于温和了,这可能也和我们当下文学整体的生态有关。

  我觉得对于文学批评的现状,我们内心要有意识地建立一种面对自身问题的姿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尽量地对文学批评做一些改观、提升和矫正。

  紫牛新闻:这么多年文学批评工作下来,您觉得您的文风有发生变化吗?

  韩松刚:个人还是感觉有变化的,毕竟自己是从学院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写作对于理论的依赖还是比较强的,对文本的阐释或者对于一些现象的分析还是比较依赖理论,在早期的论文中很明显。后来我到作协工作,做完了博士论文后,对文学批评的认知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尤其是那些西方文学理论,我觉得可能和我们当下鲜活的文学现场的生态,它不一定是完全契合的。

  我现在的写作可能还是更多依托于自己的阅读经验,甚至于我对生活的认知,来对文本或者说作者做评判和阐释。

  紫牛新闻:很多读者觉得文学批评很晦涩,读不懂,您觉得文学批评或者说文学批评家有没有必要更多的和一般读者多交流?

  韩松刚:这肯定是有必要的,所谓晦涩的文学批评更多是因为我们学院化的发展所造成的论文式写作。但如果我们长期在文学现场,不管是阅读或者写作或者从事文学批评,其实你会发现,我们的文学批评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

  我们批评的样态在当下的场域中,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包括那种短的、简易的、相对比较轻松的批评很多,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文学批评大家,他们也有很多文学批评完全不是论文式的长篇大论,他们也有很多关于我们当下文学现场、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深入浅出的文章。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晦涩,里边有长期形成的认知的偏见,文学批评和我们普通读者没有隔阂,甚至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读者也可能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份子。

  紫牛新闻:您对于当下江苏的文学批评有怎样的期许?

  韩松刚:说实话,作为一个年轻的、从事文学批评的人,在江苏我觉得还是很有压力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江苏是一个文学批评重镇,有非常多的批评大家,在这样一个环境从事文学批评非常有压力。当然,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动力,如果要说期许的话,我希望我们这一代批评家能更快成长起来,能够更快建立起自己的批评风格,发出自己关于文学批评的声音。我不能说我们要超越前辈,但至少在江苏这样一个文学批评的场域中,要有自己坚实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