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季忠义: 遵义,不仅仅是一座城

2023-09-21 11:24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红色圣地,史诗长歌。

  在遵义老城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幢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小楼临街而立,东侧那株见证历史、阅尽风云的“V”字形老槐树苍劲挺拔,还未发出新芽。

  烟雨迷蒙中,追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在粉墙黛瓦间、深院连廊里沿着先辈的足迹,谛听历史的回声,溯源砥砺奋进的力量。

  耳熟能详的历史,似曾相识的画面,刻进骨子里的映像。遵义会议,这一决定红军命运、决定革命前途生死攸关的历史,早已融入一个政党的血液,形成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

  “战术上再怎么勤奋,也无法弥补战略上犯下的过错。”这句话,无疑是对博古等人执行错误军事指挥的最佳注脚。

  这段被无数次演绎的光辉历史,被无数人解读的冲关密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冲关夺隘,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范例,成为照亮一个民族破浪前行的闪耀路标。

  遥想当年,中国革命命悬一线。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队伍疲惫不堪,敌人穷追不舍。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人心急如焚:“中国革命的道路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一句歌词艺术性地再现了红军指战员对人民领袖、最高统帅的期盼和呼唤。一败再败,血战湘江,又濒于绝境,队伍里怨声载道。彭大将军拍案怒吼“崽卖爷田心不疼”。

  一月的遵义,天寒地冻,窗外是凛冽的寒风。这座仅有27平方米的小屋里,却是热火朝天。一连三天,一群穷途末路、衣衫褴褛的革命者疲惫地围坐在这张古朴的木桌前,为革命前途进行艰难的抉择,推心置腹,碰撞交锋,拨乱反正,把关定向,最终的结果形成了教科书中的定论。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会后不久,在向云南扎西地区进军途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后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短短数天的遵义战役,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毙伤敌2400多人、俘虏3000多人,取得了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朱德慷慨赋诗:“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有了舵手,就有了核心。多年之后,周恩来谈到遵义会议时表示,在万分困难的时刻是毛泽东“扭转了这个船舵,拨正了航向”。邓小平一语中的:“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1935年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3月下旬,南渡乌江,佯攻贵阳。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前来增援。滇军一被调出,红军立刻大踏步奔袭云南,兵锋直逼昆明。云南当局急调兵力固守昆明,削弱了金沙江防务。红军又突然掉头向北,于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如猛虎归山、蛟龙入海,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充分表明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伟大转折,胜利之光。红旗漫卷,将星闪耀。遵义,作为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策源地,也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历史见证地。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地位。旧址和展馆忠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壮美画卷,辉映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天空。

  88年前,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这里挽救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透过黑白相间的建筑外表,依稀还能看到当年激荡的历史风云,看到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的身影。这座小楼,永远铭刻着前人以生命和热血在黑暗中书写光明的历史。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静静聆听,在曲折回环的廊道里默默仰视,让英雄的光辉照亮我的眼睛,丰盈我的内心。连续几天的时间里,我用脚步和眼睛与辽阔苍茫的川黔大地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卓绝,方显坚贞。没有信仰的生命,只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支撑,就是一副移动的躯壳。只要有人记得,就还活着。只有活在人民心里,才是永生。

  血火煮江山的年代,血雨腥风的日子,战火催生的精神,铁血浇筑的信仰,生命铸就的丰碑……淬火的历史,血染的风采,庄严的场景,肃穆的雕像……壮士、壮志、壮阔、壮烈、壮哉!大历史、大转折、大情怀、大英雄、大气魄!

  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感召、真理的光芒、信仰的力量……发黄的史料、模糊的影像、复原的场景,既是史实的再现,又是诗意的创造。对英雄的定义,对伟人的崇拜,对历史的解读,对思想的感悟,历久弥坚,永远绽放着无上的荣光,散发出永恒的馨香。

  家国情怀、正大气象、铁血品格、英雄气概。放眼时代,壮大格局,在伟大的新时代形成自己的新气象,发出洪亮而独特的最强音。在平凡的日子里,充满像军歌一样嘹亮的声调,军号一样昂扬的气势和军人一样刚强的气概。

  红色遵义,转折之城。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蜿蜒曲折,在黔北打结,又在黔北解扣。在这里,感悟胜利的密码,接受思想的洗礼。置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面对着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推进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方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唯有凝聚在真理的旗帜下,才能不惧惊涛骇浪、坚定勇毅前行。

  作为一名老兵,我的灵魂已与使命融为一体。虽然离开军营多年,但我感悟思索最多的仍是责任、使命和担当。这在价值多元的当下,也许显得不合时宜,但我壮志腾涌,兵心依旧。发出的声音、写下的文字始终充盈着血性的因子,滚烫的情怀。

  在活色生香的烟火里,在车轮滚滚的疾驰中,我以沉浸式的体验、触及灵魂的痛感,进入这座城市的腹地,感悟危急时刻、转折之时的艰难与抗争、冲突与抉择、苦难与辉煌。在此,温暖与疼痛并存、幸福与苦难并重。消逝与变迁,敬畏与悲悯,悲喜交加、苦乐相随、与我共情。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又一个历史的重任落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肩上,时不我待、义不容辞。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不负初心、不负使命,不负历史、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回望来路,当年的形势之危、鏖战之急和突围之喜早已化作历史的烟云。那股向心、向上、向前的力量依旧喷薄于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仰视着一个个渐行渐远的身影,那些在血与火中淬炼的梦想,不知何时,已经化作新征程上的熊熊烈焰,照亮今天与未来。 

  遵义,思想的高地,精神的丰碑。

  遵义,生命的灯塔,力量的源泉。

  载《歌风台》2023年第4期

  季忠义,江苏沛县人。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汉语言文学学士。中华辞赋社社员、徐州市作协会员。现任县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沛县政协第九届常委、十届、十一届委员。文化学者,文史专家,辞赋家,作家,诗人。出版《沛县政协志》、《亲历沛县改革开放40年》、《风起云扬》、《洞鉴》等文化、文史、文学著作多种、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