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新时代农村的文学样本——雪静长篇小说《江岸向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4-03-13 16:17) 5996219

 

  2024年3月8日在国际妇女节当天,雪静长篇小说《江岸向北》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中国当代研究会副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中国作协创联部综合处处长赵兴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扬子江文学评论》杂志副主编何同彬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黄国辉主持。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鲁敏和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未出席现场研讨,特发来书面发言。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联部、江苏省作协、南京市文联主办,南京市作协、南京市浦口区文联承办。

 

  雪静,江苏作家,先后出版《旗袍》《夫人们》等20多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作品,在《当代》《北京文学》《大家》《江南》等杂志发表中短长篇小说若干。《江岸向北》是雪静推出的最新长篇,也是“江苏省作协第十七批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的重要成果。该作品以大学生村官何进的驻村工作为主线,演绎出了一曲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青春之歌。

  以下为此次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彭学明:雪静是少数民族作家中的优秀代表,创作了包括《旗袍》《天墨》在内的多部作品,体现了她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和艺术造诣。他表示,《江岸向北》讲述了年轻人如何发现、共建和融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该作品展现了乡村的多面性和变迁史,是一部颇具艺术美感的力作。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鼓励作家更深入生活,写出有道德、有力量、有温度的作品。同时,希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能帮助雪静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丁捷:雪静是带着浓厚的感情在写这些性格独特的人物的。这部作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写出了新时代乡村巨变的问题性与当下性,既有明晰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又有鲜活的地域性和民间性;二是写出了当下乡村青年的理想与追求,以何进为代表的乡村青年,既有乡村个体对命运的不屈和对理想的坚守,也有对乡土中国未来图景的探索热情;三是写出了人性的“繁”与“简”,作品故事结构精彩,人物形象丰富,体现了人性之中繁复多样的可能性。

  鲁敏:雪静一直关注乡村经验。她在前期创作中有部《一个女作家眼中的当代村庄》就让我印象深刻。她对乡村主题的写作与跟踪,是一个长期的、兼具自觉与无意识的,且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她从来不是深入生活,不是驻村作家,不是签约创作,而是实实在在的与中国乡村同在。这么多年,她的创作生命丰满多元,有历史性大格局的书写,有地域性观照,有热烈深厚的乡土情怀,更有女性人物长廊的构造,这样丰盛的创造力,令人感佩。

  汪政:雪静令人瞩目的作品大多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方面她深耕多年,前些年,她的创作路子渐渐宽阔了起来,开始关注现实。《江岸向北》可说的地方很多。一是新时代农村题材创作。《江岸向北》突破了中国现当代农村题材创作以家族、代际为特点的纵向叙事模式,采用水平的横向联结,人际关系与情节冲突是在新型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轻逸”的农村题材作品。第二是为南京书写提供了新的可能与路径。南京书写长期被锁闭在历史当中,近来已有不少作家在寻求突破,或纵向上寻找另外的传统,或横向上寻找新的文学地理。雪静的浦口系列,其书写意义既在文学,又大于文学。第三是这部作品在艺术的新尝试。何进主导的乡村振兴和周甜甜在纸上的网络文学创作构成了两条线。前者主导的是现实,后者主导的是历史,这是一部复调叙事的作品,是一部双重文本的作品。

  王子《江岸向北》深入挖掘南京浦口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乡村振兴现实题材,几易其稿、最终出版希望借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吸引更多人关注南京城市发展、关注南京文学创作关注南京作品和南京作家,让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白烨:这部作品,题材上来说,写的是乡村振兴,又跟一般写乡村振兴作品不一样,它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画面是开阔的。而且作品读到最后,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如何开发鬼门关村的项羽文化旅游资源,项目最后能不能成功?留下了一个悬念,与此同时引发了另一个思考——项羽遗迹能不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如何看待项羽这样的所谓失败者形象的英雄,它是不是我们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构成部分?作品看起来是写乡村振兴的问题,其实涉及很多历史文化传承问题,作品的悬而未决造成了一种开放式效果,反倒引人深思。

  胡平《江岸向北》是一部写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小说它只写到旅游规划方案的确立,甚至于连建设规划都没有完全形成,但小说该写的东西都写出来了,那就是干部和农民思想上的转变。作品写出了一个乡村在新时代发展中显露出来的新的可能性,反而给人们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间。实际上,作者的思考始终围绕在开发项羽文化的可能性上对项羽文化的认知,是小说中的一个核。成王败寇、只讲成功不讲失败的观念、只讲正剧不讲悲剧的观念,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束缚,对于新农村建设也构成一种障碍。这部作品提出了引人深思的文化课题,不足在于小说里的一些冲突还不够深入。

  贺绍俊这是一个向项羽致敬的小说,是要修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英雄观的观点小说有多条情节线,主线是何进到鬼门关村做驻村干部,以及周志远研究项羽历史此外还有周甜甜一家的高考线、何进和卓然爱情线……多线交织,但处理得很从容,体现了作品对故事的掌控能力。

  石一宁《江岸向北》以南京市浦口区为故事发生地(小说中虚构为天浦区),作者对当下乡村的观察是冷静和理性的,揭示乡村告别绝对贫困之后,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还有长路要走。《江岸向北》所展现的乡村图景并不是一片灰色调,其间也有理想主义的亮色和暖色。小说塑造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执行者和践行者的乡村干部形象事未成而卷已终,如此结构与大多数长篇的结尾手法有所异样,它实际上也对应着当下现实,即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业,需要长期而坚忍的奋斗。

  徐坤雪静历经多年,书写了乡村振兴旗帜引领下的一曲新时代青春之歌作品聚焦新时代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书写一代新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辽阔的山乡大地上锻炼成长的经历。小说生动塑造了一批青春中国的人物形象大学生村官何进大学教授卓然媒体人于欢机关干部周志远高中生网络作家周甜甜……作者写出他们自觉肩负使命的坚定气概,也写出了他们在挫折当中的磨炼和成长,为一代新人存下了生动的青春影像。

  杨玉梅第一,创新思想及新旧思想的冲突在鬼门关村建设项羽文化旅游项目成为整部小说的中心。这包含了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回望与思考,对乡村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的深刻洞见,揭示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障碍既是历史与现实问题,也是思想观念的问题。第二克服艰难的家国情怀在纷繁复杂和重重困难中,主要人物以炽热的家国情怀拥抱生活,给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第三构思巧妙,叙述从容条线索交汇交融,故事波澜起伏、张弛有度,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丛治辰雪静在乡村旅游这个题目上自觉做出了新意,小说一直在考证项羽文化遗迹,而且非常自觉谈到,乡村旅游没有文化支撑就无法长久此外还包括乡村到底怎么建设,怎么发挥乡村文化特色,乡村建筑风格是不是应该更有文化味道等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小说特别有创造性的一点,就是强调项羽作为失败英雄背后的君子精神,项羽的失败和小说当中项目未能顺利展开或者未来能否展开构成了呼应,恰恰在这个意义上项羽和何进这样的当代基层干部构成了一种对应关系

  王振羽雪静瞩目当下的长江下游边上的乡镇山村,就项羽虞姬在当地流传千古的故事传奇、地理名称,结合当下的文化旅游、乡邦文献的挖掘、雄厚的民间文化习俗的基础,让笔下的人物大都调动整合起来,众多人物,不同层面,各有视角,为此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而荟萃于作者笔端《江岸向北》既着力于历史渊源的考索、文化元素的整合,更着眼于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陋习,都是进行时中的探索推进,书写新时代背景之下城乡之间的互动与磨合。

  何同彬在《江岸向北》里雪静对新时代山乡巨变这样的主题写作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乡村丰富饱满的日常生态,以及时代巨变中复杂的乡土世界里基层治理的困境和出路,呈现了新时代乡土社会和城市里各种观念的裂变与新生,塑造青年群体、基层干部、农民以及隐含的女性群像等,也揭示出大时代转型中涌现的复杂的观念冲突、价值混乱、情感纠葛和艰难的追寻与蜕变。

  韩松刚《江岸向北》至少在四个维度上给了我们启发一是城市和乡村。小说围绕乡村振兴来写,但同时对城市中人的生活情态有着翔实的描写和复杂的呈现。两者既彼此对照,又相互对峙。二是历史和现实。主人公何进试图借项羽这一历史人物遗迹打造新的旅游景观,但在现实中不断碰壁,致使这一愿景在小说结束时都未能如愿,由此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幽微的历史当下性。三是严肃和世俗。小说具有一种正能量的和理想主义的主题性,但雪静用一种非常世俗化也就是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淡化了这种主题性,转向新的对于现实、人心、理想的理解。四是传统与现代。小说不管是对现实的描写还是对当地传统习俗的记叙,都具有一种鲜明的传统意味,但是在涉及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时,则是超出了传统的束缚,提醒我们如何站在一种更为现代的视野中去重新理解传统、诠释传统。

  赵兴红:《江岸向北》弘扬了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项羽的故事在一代代人身上传承,传承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故事里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之魂。作品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了敬畏历史、敬畏文物、敬畏生态的文化理念。小说抓住了项羽溃逃时的遗迹乌江亭、霸王祠、驻马河,虞姬遗失兰花簪的兰花塘等,将历史和现实两条叙事线索相交织,讲述了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最后,本书作者雪静作答谢词:我是一位基层业余作者,我的居住地浦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我自2007年住到浦口,就开始深扎生活,对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我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和公交车,我因此道听途说了一些故事,还在一个村庄住了三个月。先后以此地为背景创作了《天墨》《一个女作家眼中的当代村庄》《大美浦口》《江岸向北》四部长篇作品。我生于河北承德平泉,祖籍辽宁朝阳,在南京已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个世界文学之都,现当代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我向他们学习,与读书写作为伍,喜欢到田野乡村听百姓的故事,以笔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俞丽云、于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