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青年文学论坛”首场活动在苏州举行

(2019-09-12 17:51) 5730618


会议现场

       江苏作家网讯  2019年9月11日,由江苏省作协主办的“江苏青年文学论坛”首场活动在苏州举行。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院教授王尧等出席活动。本场论坛以“青春的行走——作家成长与当代文学七十年”为主题,70后作家鲁敏、80后作家孙频、90后作家周恺与青年批评家刘大先、项静、何同彬等展开对谈,论坛由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房伟主持。

汪兴国
       汪兴国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省作协聚焦江苏青年文学人才培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已初步形成“文学苏军”领军人物、“文学苏军”新方阵、江苏文学新秀,专业作家、特约作家、签约作家以及导师制学员、写作营学员等多层级作家人才梯队。为进一步加强文学人才培养工作,省作协计划自今年起,每年举办2-3场江苏文学青年论坛系列活动。论坛以青年写作为总话题,通过对谈、访谈的方式开展省内外青年作家、批评家与青年学子的交流互动,展示江苏青年作家和江苏文学新的写作风貌,培育文学队伍,提升文学氛围,厚植文学土壤,推动江苏文学的持续繁荣发展,促进江苏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双向交流和共同发展。
王尧(左)、汪政(右)揭牌
       这次活动中,“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在苏州大学正式挂牌,王尧、汪政为研究基地揭牌。王尧说,多年来,苏大文学院和江苏省作协、江苏文学院的互动在文学界是非常独特的现象。论坛的举办和基地的挂牌对于加强当代江苏作家的研究非常重要,对于苏大文学院的学科建设、丰富学科内涵也颇有助益。
对谈
       对谈过程中,与会嘉宾围绕主题作了许多深刻而有趣的阐述。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省作协副主席鲁敏首先开启了关于青春写作的探讨,“很多前辈和同行,从早一点的路遥到后面的莫言、苏童等,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写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研究青春文学其实就是研究重要前沿人物和对文学现场的前瞻性。”鲁敏在现场分享了今年上半年《中国文学选刊》针对117位85后、90后青年作家所作的调查研究,重点谈了三点感想:一是关于青年写作者的来路和去程。二是关于写作中个人与时代、历史的定位。这一点也是对70后、80后、90后写作者常见的批评。三是对当代文学现场的看法。青年作家仍然认同期刊杂志的专业评价和品位,认同某种文学传统魅力的存在。鲁敏的三点感受是在青春写作的主题下,又抛出了更具体的问题框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大先从宏观视角分析现代文学以来所谓的青春崇拜现象,认为这是工业社会的发展结果。“农牧社会需要个人经验的积累,因此老人智慧非常重要;但是工业社会后,知识迭代更新加速,时间感发生了变化,这时才产生了对年轻人的畏惧感”。刘大先结合具体作品,描画了建国初期到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的青年画像:从《青春之歌》和《创业史》中充满理想信念的林道静和梁生宝到迷茫彷徨、求索人生意义的“潘晓来信”;从《人生》中雄心勃勃的乡村青年高加林,到《手上的星光》里都市生活的“闯入者”,再到《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和《世间已无陈金芳》的主人公形象。“作家的青春一定跟所谓的时代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对于青年作家来说,阅读很重要但是阅历更重要,要走出自己跟人们发生密切的连接,这样的青春才能说是行走的青春。”此外他还谈到新媒体时代对文学的改变,“实际上进入了后文学时代,而后文学时代的开启恰恰是从青春文学开启的,这是非常意味深长的现象”。

       作家孙频则从自身出发阐述对青春写作的看法,“我曾经认为自己是没有走过青春期的年轻作家,以为我是未老先衰的写作。但当我慢慢变老,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我突然有了很多与以前不同的感受,突然发现我之前的写作都是青春写作,但是当时根本感受不到。”孙频由此开始反思写作过程中的青春状态,认为这种状态应该首先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产物,“比如我觉得自己的出生年代与出生地域可能决定了我的某些特质,我内心真正想表达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我内心感觉最失衡的东西,我内在没有建立起一个秩序,而对建立秩序的这种渴望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写作欲望,这种欲望与挣扎就是青春。”
        回应刘大先分析的青年形象,作家周恺认为关于青年形象的定义有时候有一种观念先行的感觉,并由个体的成长缝隙质疑这种代际的划分和归纳。他回忆曾经在上海参加的“2116” 主题展览,活动方邀请几个90后写自己的生平简介,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你会发现这些定义放在他们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搭,包括我去提问的时候也发现,我们对于时代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于个人的关注”。而周恺认为,对于时代的关注最后还是要归结在个体身上,“艺术其实是通过他者之境使自我得以澄明”。

  《钟山》副主编何同彬前两年写过《重建青年性》,对青年写作做过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以文学潮流划分作家写作,而现今具有共识性的文学潮流少了,“怎么对作家进行认定,有时候像代际划分其实是特别便利的方式”。新一代作家的作品与前辈作家同龄段的作品相比,整体上是不构成超越的,“八十年代把整个后面的文学某种意义上框定了,如果想摆脱这种框定,后面的青年写作应该有意识从这种框定当中走出来,当然走出来是特别困难的”。他提到他个人的文学经历“跟南京整个的文学氛围分不开,当时,星罗棋布的各种文学圈子之间既有交叉又有独立性,搞了各种文学沙龙活动,你会看到青年作家在这样一种相对自由的开放的空间当中是如何成长的”,而到了今天,“我们所期待的能够带来创新力量的那些青年在哪里?”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项静既是批评家,又是写作者,她分享了关于当前整体文学生态和青春写作的看法。“今天的文学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综合决定的,文学处在一个完全多元化的层次,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生态里面”,而目前文学对于这一生态中其他领域的影响其实有所弱化。回到青春写作的主题,项静承接之前鲁敏关于“写作中个体与时代、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认为文学诞生于孤独的个体,但在写个人的同时,还应该去做人类灵魂的担当者。像佩索阿这样的作家,虽然写的是个人,但他完成了对人类精神的探索。从个人、集体达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这是一条理想的文学途径;而现在很多作品往往把这个途径处理成一个过于简单的直径,从个人的困难立刻上升到社会的结构,这可能是现在文学的一个问题。
现场交流
       对谈现场,嘉宾们还与前来参加论坛的苏州大学学子们进行了互动,就如何建立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如何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范小青
       论坛最后,范小青发表总结讲话。她称赞本场论坛包含的信息量、知识量都比较巨大,有几点感受非常深刻:一是代际问题,她回忆自己八十年代写作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清晰的代际感觉,只有文学题材和文学风格的区分,而现在代与代之间非常清晰,每个人的发言真正就是代表着他这一代;二是关于个体写作的问题,刚刚谈到70后、80后、90后、00后的写作非常个体,但其实个体是离不开社会的,你的自我、你的个体肯定还是跟时代、社会、历史是连在一起的。今天的发言理论水平很高,下一次论坛希望听到更多关于个人从事创作、评论工作时的感受和体会,这些也让人非常感兴趣。(文|俞丽云;图|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