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坚勇长篇散文《庆历四年秋》研讨活动在南京举行

(2018-12-14 11:21) 5533780

  江苏作家网讯  1213日,夏坚勇长篇散文《庆历四年秋》研讨活动在南京举行。本次研讨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项目扶持办公室、江苏省作家协会、译林出版社、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韩松林,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晨,江阴市文广新局局长蒋青,以及评论家范培松、丁帆、王彬彬、李建军、陈歆耕、穆涛、王晖、赵普光、育邦、何同彬、张颖、韩松刚、贠淑红等出席研讨会。

  夏坚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小说《吹皱一池春水》、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大散文《大运河传》、话剧《金粉残阳》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2015年宋史三部曲第一部《绍兴十二年》出版,得到文学界广泛赞誉,并获得了首届《鍾山》文学奖、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时隔三年,夏坚勇推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庆历四年秋》,该书以庆历新政为背景,着眼于描摹庆历年间的世态人情和生活肌理。《庆历四年秋》首发于《钟山》2018年第3期,即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成书。作品先后被中国作协和江苏作协列为重点扶持项目。


首发于《钟山》2018年第3期


韩松林

  韩松林在致辞中表示,在近几年江苏省作协举办的系列文学活动中,以散文为主题的研讨会今天属于首次。夏坚勇先生是江苏作家群体当中的突出代表,他的散文创作代表了江苏作家的高水平,也显示出中国散文创作的高水准。多年来,夏坚勇先生扎根生活,拥抱时代,笔耕不辍,推出了一系列重头文学作品,获得了许多荣誉,他是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和江苏首位中国出版集团优秀作品奖获得者,并曾获紫金山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他是一位用脚丈量大地的作家,是一位用心体察时代的作家,是一位用力考究历史的作家,是一位用情诉诸笔端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视野、有胸襟、有大意、有情怀,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感染力。


李朝全

  李朝全在致辞中分享了阅读作品的几点感受:首先,作家传承了中国文史一家的悠久传统,有史志的抱负和情怀,努力还原真实的历史。第二,作品参照了大量正史、外史、野史、个人史等等,寻找和发掘历史的缝隙和漏洞,有着鲜明的学术追求。第三,作家有很高的品质追求,微言大意,以古观今,运用小说的笔法,写得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第四,作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样的作品显然是一部十分成功的文学作品。


程政

顾爱彬

  程政介绍了江阴市近年来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顾爱彬介绍了译林出版社精耕高品质原创文学出版的重要成果,希望专家们用真知灼见进一步提升《庆历四年秋》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水准。


  研讨过程中,与会专家就作品主题、文体特点、写作风格乃至内容细节,对《庆历四年秋》作了详细的阐释和研讨。


丁帆

  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庆历四年秋》续《绍兴十二年》,但视野更加开阔,内涵更加深刻。这部作品以史为镜,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林林总总的群像,通过对众多人物的生动勾勒,把整个社会的面貌烘托出来了。夏坚勇开创了评点散文的先河,在作品里穿插大量评论,跟市井生活勾连在一起,反映出整个中国上下阶层和社会形成的断面和张力。他的评点是有节制的,点到为止,把更大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总之,对夏坚勇来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新的高度。


范培松

  范培松(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写散文需要有思想,有精神,有气魄,有艺术,这四点,夏坚勇全部具备了。说他的散文有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有判断力,在当今文坛,对文化、对历史能作出这样非凡判断的人不多。夏坚勇不虚张声势,他独来独往,视名利为浮云;二是他能把判断转化为艺术,整个文章气宇轩昂,气势饱满。但建议有些评点要克制一点。


李建军

  李建军(《文学评论》副主编):我将这本书总结为“三大”:一是学问大,作者史学知识相当丰富,读书认真细致,有学问的作品就会写得非常有趣、扎实、厚实;二是气魄大,能够从历史看见现实,从现实来反观历史,都需要气魄和眼光;三是才气大,体现在他成熟的写作意识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另外也有一些问题,要对比较松散的东西保持高度警惕,避免“油笔”“浮笔”。


王彬彬

  王彬彬(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像这样的历史散文,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怎么跟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相区别,在历史学家专业性的历史叙述之外建立一个自己的价值体系?历史学家只关注因果,只关注历史过程中主要的力量,而文学家老夏关注的是历史的人性,历史的体温,历史的血肉。历史学家是给历史照一个X光片,老夏照了CT,这就是文学的价值,作为文学家观察历史的视角,作为文学家评判历史的价值体系。


穆涛

  穆涛(《美文》主编):这本书选取的点让我非常感兴趣,夏坚勇老师的史学修养很好,具备选择材料、掌握材料、使用材料的眼光;而且他既有旧的东西,又在写法上有所开创,不局限于写故事,更是写生态。事实上,从下达新政到范仲淹被免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是一个核,由这个核去拓展,写当时国力的疲惫,跟西夏的关系,跟辽的关系,仁宗性格的形成等等,显示出了了不起的洞察力跟判断力。


陈歆耕

       陈歆耕(《文学报》原主编):夏坚勇多年坚持历史写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我总结了这么几点:第一,他的作品属于不完全非虚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借鉴小说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第二,随机生发的史识,文本中夹带议论,但是怎么把握议论可以再探讨,我主张区别对待,有些时过境迁就没什么意思的议论可以节制;第三,作品气韵饱满,尤其到了后面高潮迭起,有痛快淋漓之感;第四,妙趣横生的闲笔,常常在叙正史时突然宕开一笔,形成互相参照的效果。但也有个别地方离得太远,收回来就有问题。

  赵普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在后世记忆的流传和重塑过程当中,整体的趋势往往是大脉络越来越清晰,而具体的细节会被模糊甚至扭曲。但文学毕竟是要写人物,写细节。夏坚勇老师虽然很多笔墨还是放在历史当中的大人物,但他用平视的视角,使这些大人物变得平易生动、毫无隔膜,他用透视的方式穿透人的内心,使人的精神状态立体化,这其实就是纵深的开始。


王晖

  王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夏老师《庆历四年秋》的特点,一是把宏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放置在细节场面当中,详述之、描述之、评论之;二是艺术地呈现历史的真实风貌,力求用一种人文立场和史家眼光写出可以流传后世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历史;三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融合,在力求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作出一种非虚构的再现,强调作者主体态度的介入和引领;四是严肃的叙事和调侃、风趣、反讽话语的结合;五是从可读性角度拓展散文文体的空间。


何同彬

  何同彬(《钟山》副主编):夏老师的《绍兴十二年》和《庆历四年秋》都是发表在《钟山》上,这两部影响深远的长篇历史散文写作,的确是扩大了《钟山》非虚构文学的传统。《钟山》在2000年就创设了非虚构文本,之后陆陆续续通过长篇历史散文、重要学者的文史随笔专栏等形成了《钟山》关于非虚构写作的传统。像夏老师这种写作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育邦

  育邦(《雨花》副主编):夏老师的历史文化著作知微见著,《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里面有一条隐形的主线,就是以权力为中心,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沦丧。《庆历四年秋》选取历史的切片,由点及面,推及一个时代、整个帝国的内外:对外叙述了西夏、辽国的虎视眈眈,对内描述了帝国内部的体制、文化等极其细微的肌理。另外,这还是一个跨文体的综合性写作,夹杂着轻度的虚构,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写作手法。


张颖

  张颖(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绍兴十二年》和《庆历四年秋》两本书都采取断片式的写法,不同在于《绍兴十二年》用编年体来结构,总的来说是线性叙事,采用散点透视的写法。《庆历四年秋》首先有一个核心的事件,由探讨仁宗心理入手,作为隐性的线索贯穿全篇,更像一个环形的叙事结构。同时,在大的环形叙事结构里面,有一些小的叙事点的变化。《庆历四年秋》进一步弱化了对背景事件的描写,着重点放在了朝臣的心态及其相互关系上。

  会上,专家们还就如何把握议论的度,如何看待语言的驳杂、混用,以及对历史人物、作品的评价、阐释和议论等等,作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


范小青

  范小青总结时评价《庆历四年秋》是一部杰作,作品阐释空间非常大;同时又是一部震撼之作,从《绍兴十二年》到《庆历四年秋》相隔仅两三年,这背后的历史积累需要大量时间。他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现实生活的敏感,用艺术手段调理成一部非常丰富的作品。他很有激情,写得非常有趣味,又非常有内涵。这是一个信心爆棚的作家,文学的自信,历史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文本的自信,这是读夏坚勇作品的感受。


汪政

  本次研讨由汪政主持。他说,夏坚勇原来是海安县文化馆的创作员,他是文学全才,小说、散文、相声、小品、戏剧都能写。虽然他现在给人的印象是纯文学作家,但如果没有当年丰厚的积累,他的作品不会写得这么有血有肉、骨肉丰满,特别是写历史也能写出当下性,写高层、写皇宫也能写得那么接地气,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么紧密相连,妙趣横生。


贾梦玮

  贾梦玮说,历史散文的写作也需要想象,这个想象是为了在骨骼中间填补血肉,追求的前提之一是要走向事实意义上的真实和史实意义上的真实。老夏的想象力超乎寻常。他让我特别佩服的一点是,年近七十还能够从事文学,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特别要强调老夏历史散文的抒情性,他散文里巨大的情感吞吐量让人特别佩服。


夏坚勇

  《庆历四年秋》的作者夏坚勇在答谢词中表示,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散文,我其实从材料上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做的只能是精耕细作,在细部下功夫,在肌理和质感上下功夫,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日常性展示和细节描画,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追逐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其实这本书有一些遗憾,由于身体和家庭原因,写作中途停顿了两次。我当然还会写下去,对我来说,写作是一副维护尊严的铠甲,在这副铠甲下,你可以自由地倾听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信念。一个人,一支笔,充实而快乐,自信且豪迈。是文学给了我自信和自尊,对于这一点,很感恩也很珍惜。(周韫、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