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召开徐州文学现象研讨会

(2018-11-22 10:46)

  江苏作家网讯  11月20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师范大学主办,徐州市文联、赵本夫研究中心承办的徐州文学现象研讨会在徐州举行。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其谱,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韩松林,省作协顾问赵本夫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州市作协主席张新科,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徐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雪春,《雨花》主编朱辉,《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王干、张光芒、何平、杨四平、张艳梅、张丽军、王勇、何同彬等,徐州当地评论家、作家、学生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徐州文脉深厚绵长,文学创作别具一格,佳作频出。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徐州作家1人获全国优秀诗歌奖,2人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2人获鲁迅文学奖,2人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人次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仅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评奖中,就有8位徐州作家榜上有名,获奖总量居全省各市前列,形成了备受瞩目的徐州文学现象。

  冯其谱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徐州近年来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各方面情况,他说,娄勤俭书记今年6月来徐调研时,对徐州文化建设专门提出要求,即打造世界级的汉文化品牌、标志性的运河千年文化、示范性的乡村文学。希望徐州文学界为推动徐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韩松林在讲话中肯定了徐州的文学成绩,表示省作协党组进行深入分析后,决定召开徐州文学现象研讨会,这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徐州文学界第一次以文学现象为题研究一个地级市的地域文学。徐州文学有众多特点:一、老少作家同堂竞技,有赵本夫、孙友田、周梅森这样的文坛老将,又有胡弦、张新科这样的中坚力量,还有叶炜、龚房芳、周淑娟、马亭华、骁骑校等一大批青年骨干;二、各文学门类齐头并进,小说、诗歌、儿童文学、散文、纪实创作、网络文学共同发展;三、徐州风格、徐州气派、徐州精神,构成了文学汉风的主要品格。吴韵汉风遥相呼应,共同铸就了江苏文学的风格。徐州文学能形成现象、形成特点,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二是新时代、大时代的激荡,三是领军人物强有力的引领,四是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文联作协强有力的组织,五是作家们的文学自信和勤奋追求,六是文学批评的有力助推。希望徐州文学现象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进,得到认可,得到赞赏,也希望通过深度研讨,使徐州文学现象更有内涵,更有显示度。

  华桂宏在致辞中概述了学校近年来在文学创作方面工作与成绩,表示这次会议成果一定会促进徐州文学发展,为服务徐州文学、徐州文化带来良策。衷心希望徐州的各位同志,能够扎根传统,勇于超越,不断创作出具有徐州元素、中国特色、贴近现实的精品力作。

  继去年成立赵本夫研究中心,此次活动中,省作协又在江苏师范大学建立“江苏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学研究基地”,进一步助力江苏文学和徐州文学研究的深入和深化。韩松林和华桂宏为研究基地揭牌。












  研讨会由汪政主持,与会专家就徐州文学展开了深入、细致、多角度的交流和探讨。很多专家注意到徐州文学的创作特点,王干评价徐州文学创作“有风骨、有风度、有风韵”,不仅是江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文学版图上的重要图景。张光芒认为徐州著名作家普遍善于将人置于文化性格和基本根性之上,他们拒绝用概念理解人,而是在人性弱点和存在形式当中探讨人,从而预示人的可能性。汪政认为徐州作家写工业题材在全国别具特色,依靠独特的区位条件,同时经历了由乡村到城市的巨大变化,又面临重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发展转型的重大难题,他们能够沉下心去,深入进去,把家国情怀、国家难题、百姓民生深入揭示出来,怀抱对未来的向往,对人性的温暖的善意,形成了徐州文学的工业美学。另有专家就徐州的诗歌、小说、网络文学专门进行了评述和分析。

  将徐州作家创作纳入地域文学视野进行观察和研究,是本次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认为与传统文学流派的概念不同,徐州文学与里下河文学是从文学地理角度出发考察的一种地域文学现象。何平提出研究徐州文学现象要把握四个要点:一、四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对文学的影响;二、不能孤立地研究活跃的徐州作家;三、不能简单地以行政地理概念取代文学概念;四、注意网络带来的新的地理空间的形成。张艳梅也指出,应深思地域文化投射在写作者身上的影响,避免共鸣笼罩下的无名。

  许多专家亦对徐州文学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徐州80后、90后作家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打造新一代文学苏军。

  徐州籍著名作家赵本夫在寄语时说,对作家来说,没有地域文化背景是一个缺失,但无法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超越也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希望徐州作家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开阔视野,写出气象;同时不忘初心,坚守最珍贵最原生态的东西。我们唯有以这种心态,用创作不断充实徐州文学的份量。

  会议最后,范小青总结说,徐州作家的创作完全符合文学创作规律,慢慢养慢慢积累以后,到了一定的时候喷发出来徐州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发展均匀,门类比较齐全,呈现全面丰收的现状。徐州作品特色鲜明,这跟徐州作家的身份职业有关。身份是作家和生活的关系,职业作家和现实的关系。徐州的写作有着鲜活的泥土,这个泥土不仅仅指乡村,更指生活和现实的温度和热度

(俞丽云)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 东北作家网 四川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