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超越——丁正元中国画

2013年05月27日 11时41分 

继承和超越—丁正元中国画

继承和超越—丁正元中国画

继承和超越—丁正元中国画

继承和超越—丁正元中国画

  关键词 : 绘画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 才是有源之水和有本之木 , 有根据的 , 有民族特色的创新。

  中国画继承难,超越更难,丁正元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

  他的绘画《何人度石桥》、《石城》、《江南小景》、《青山横北郭》、《天都峰》等就是其例证。画家坚信:“绘画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源之水和有本之木、有根据的、有民族特色的创新。”他是这样理解,也是这样做的。

  像《天都峰》等画,其在创作技法上,重视笔墨,线条清灵脱俗少火气,墨也由于笔的关系并不脆肿。色彩虽然以色代墨(江南小景最为典型)然而。再用墨笔重复皱线条。于是显得有笔墨了。即使泼彩,色块中仍有重彩的线条,显得有层次感和内涵。

  构图方面,像《江南小景》、《青山横北郭》、《天都峰》其气脉与开合,如同瓜叶长在藤上一气贯穿,让树木与山脉的走势,有头有尾、并不散乱:气脉流动而变化贯穿。也如写文章一样,讲究起承转合。如《江南小景》,由下面房屋——起,大树向上——承,再由远屋——转,最后在矮树处——合,采用了大回环布局的方式,使气脉延长,而且,曲折迂回,富有变化。这样的构图,将气机包裹在画面中,加强了自身的圆满性,形成一个内在结构合理而谨严的、充满和谐生命的小的宇宙。

  在境界方面,他的画造型不太追求细节的逼真,表现的意境偏于粗豪和冷静。这其实是作者性格使然,是其性格的力量和倾注于作品的真诚。这样强烈的个性表现和超脱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他的作品的情调;意境、趣味、品格,构成了作品中内在的精神美。

  他的画面意境的另一特点是较为厚重苍古:厚重,少火气而有分量;苍古 , 是一种民族性的反映。同时,可以看到他作品中的美又是和自然相联系的,像《青山横北郭》等画表现了大自然中宁静旷远的诗意,画中意境是与尘嚣市井的繁荣相对立的,只有诗人兼画家者才能领略个中至致,其境界无疑是高格调、诗意的高境界。

  通过对丁先生绘画的笔墨、构图、境界的分析,可知他的画是继承传统的;然而他并不跬步于此,而是朝着超越和创新前行的。

  

关于创新,前贤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李可染等大师的创新之路为今人提供了榜样。再说,今天是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时代也驱使艺术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来;还有,画家本人的阅历、学养与性格也决定着自己的创作道路。正元先生其人博览群书,且勇于绘画实践,经历了封建独裁之后,进入现代社会的反思,使他头脑中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得以复活,儒家的“中庸和谐”、“仁爱和平”;道家的“阴阳相生”、“和光同尘”;佛家的“超然顿悟”、“因缘和合”、“和”的理念顺应着时代进而发扬光大。由此,给他带来不尽的灵感和不竭的新艺术精神的超越。

  其实,儒释道是博大精深的。其思想包括孔子的“仁”、孟子的“善”、老子的“不争”与“顺应自然”;以及禅宗的“顿悟”和“慈悲为怀”。 其总体精神就是博爱和平。由于几千年的浸润,这些早已深入到中华民族,包括画者本人骨髓里去了。特别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外侮的欺凌,因此,我们的民族就更加渴望和热爱和平了。而今天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更展现了空前未有的民主与自由,使我们民族的胸襟宽广博大,去走向世界迎接崭新的未来。再说,画家的胸怀是矛日本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画家本着博爱、和平、民主、自由的襟怀,绘画中国特色的,又以我为主,多元合一、融合中西、继承和超越、更多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学、哲学、艺术学支撑的绘画艺术就不足为怪了。

  老实说,画家本人喜欢西方印象派绘画表现大自然光色的变化、点线面的构成与节奏,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一种“形式因素”,而正元创作的《石城》正是借助与运用这种“形式因素”,且又以我传统笔墨、构图、境界为主的,诚如苏珊·朗格所说,具有生命内涵的“有意味的形式”的新的绘画。

  这里还需补充一点:正元先生曾在南京工作过八年,多次到城西东吴孙权所建“石城”去观赏,可惜当年那“虎踞龙盘”之姿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了。南京人称此为 “鬼脸”城。当夕阳照耀下的时候,显得斑驳陆离。面对“石城”丁先生忠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也理想化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绘成了如宋代周邦彦的诗句那样“雁背夕阳红欲暮 ”(《玉楼春》) 的景象,有着生命的内涵,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的中国画。

  纵观丁正元先生的绘画,表面看来其画重视光彩的变化、色彩绚烂,有西方印象派绘画意味,实质上,其散点透视、三远法、笔墨线条、构图、境界,是中国样式、中国气派的,因此说,他的画是继承传统、融合中西,以博爱、和平、民主新艺术精神为支撑的超越、创新的中国画。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