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神骁骑校:小人物的英雄梦,用“侠”之光照亮世界

(2019-02-27 14:32) 5577572

   

  骁骑校:应允许作家以自己的方式眺望现实

  骁骑校,原名刘晔,17K小说网大神作家。自2007年以来发表《铁器时代》《武林帝国》《橙红年代》《国士无双》《春秋故宅》《匹夫的逆袭》《罪恶调查局》等作品,其中,《橙红年代》入选“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江苏20部优秀作品”。骁骑校不玩穿越,不喜玄幻,擅长硬派都市风格,将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进笔下底层人物的成长历程,被视为网文大神中的“文青”作家。

  

骁骑校

  文艺周刊:去年,您的成名作《橙红年代》被改编为电视剧热播,这部小说和《匹夫的逆袭》等作品相似,讲述的都是现代底层小人物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为什么偏爱现实题材创作?

  骁骑校:写现实题材,主要和我个人经历相关。我十八九岁踏入社会,在蜡烛厂里当工人、音像店里卖音响、在工地上看大门,也在高档写字楼里做过会计,见识了很多人和事,尝遍了各种辛酸。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决心写作后,我索性把自己踏入社会后近十年的生活经历以浪漫化的笔法呈现出来,于是有了成名作《橙红年代》。主人公“一句顶天立地,却轻易催动我们蠢蠢欲动的热血;一句出人头地,便把梦想浇上汽油在阳光下点燃”的硬汉精神,让许多读者觉得够“燃”、够“爽”!这也为我后来的创作定下了调子:是引颈就戮还是背水一战?困境中的小人物绝地反扑,枪林弹雨、刀光剑影中,他们在追求不朽的英雄梦。

  

  文艺周刊:目前,曾作为网络文学代名词的玄幻小说仍然是主流,这让不少批评家感到忧虑。网络文学可能整体转向现实书写吗?

  骁骑校:对“现实性”,我认为要有更加开阔的认识。真正优秀的网文完全可以飞扬恣肆,写玄幻、写穿越,这都没问题,但它的情感一定是接地气、有温度的,“根”一定要留在地上。网文作家不能一股脑转向现实题材——这是放弃了我们擅长的东西,捡起别人擅长的。一部分对现实题材有积累、有感悟的作家可以在此领域深耕,也应当允许更擅长其他题材的作家以自己的方式眺望现实。

  

  但在不少作家努力地转向现实书写时,却收到了一些批评家的所谓“伪现实”的斥责声。得承认,一些网络小说确实是“伪现实”的,比如讲一个特工带着金卡回到都市,接着和校花、警花发生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除了故事背景设置在现实世界,它和日常的烟火人生一点也不搭界。但批评界不能总盯着这样的小说来指责我们伪现实主义啊,因为这些小说根本不算是写实。另一方面,把现实题材和浪漫主义手法结合起来可能是“现实回归”的必然——网络文学如果不运用浪漫笔法,根本就无法抵达广阔的受众面,批评界不能罔顾网络文学自身的现实空发议论。我们呼唤批评界尽快建立一套适应网络文学规律的批评话语,使网络文学得以和传统文学一样,公平地接受讨论。

  

  文艺周刊:读者评论,“骁骑校小说里的每句话都能催你成长”。在您的小说中,您希望带给读者的是什么?

  骁骑校:我想强调,网络文学总体上非常正能量,它传递的往往是朴素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当下传统文学阵地略有失守的背景下,至少网络文学还吸引了一批读者,广阔的粉丝基础决定了它可以而且必须为读者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拿我自己的作品来说,《橙红年代》中的刘子光、《匹夫的逆袭》中的刘汉东、《罪恶调查局》中的卢振宇,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侠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还有侠存在吗?去年夏天,泰国十几个少年因为暴雨被困在洞穴中,由此引发了一场全球大营救,许多志愿者从世界各地奔赴泰国参与救援,在我看来,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侠。侠不一定要以武犯禁,只要是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无私地帮助他人,都值得钦佩和学习。侠的精神永远为这个世界所需要,这正是我的作品想要传输给读者的正能量。

  

“校长”晒出2018年捧回的首届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奖杯,该奖项由江苏省网络作协和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联合设立,是首个面向全国乃至整个华文世界的政府性网络奖项。


  “校长”透露最新动态>>>

  除了《昆仑侠》,“校长”还在构思另一部新书《世纪大道东》

  骁骑校世纪大道是上海陆家嘴的一条大道,四通八达,象征当代中国,“东”则象征东方,书名的寓意是未来的世纪属于我们东方。《世纪大道东》将以几位主要人物的经历来勾勒十几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图景。

  当然,文学作品对民族发展的书写不可能花团锦簇,小说中的几位人物就面临婚姻危机、事业瓶颈,还有房子的问题。通过这些情节我想表达:当下,我们面临的诸多不如意是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必然带来的“衍生品”,这些不愉快的东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承受,但中国毕竟在发展,这个潮流是无法阻挡的。

  

“校长”B面


  嘘,原来“校长”也有拖延症!

  骁骑校:对我来说,写作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每天坐在电脑前打开Word时,都要拼命说服自己,用理智约束自己继续写。即便这样还没有放弃写作,是因为每次看到读者在评论区催更,心中都会弥漫起一股幸福感。毕竟,能把对文学的热爱和职业结合起来,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人类从远古时期起,就有一类人专门负责在部落里讲故事,我想作家就是继承了这项使命的人,负责把好故事说给你们听。

  

  梦想这东西,

  永远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这是“校长”通过他的作品想要告诉我们的

  文末送上“校长”写于2011年的一篇小文(节选)

  温暖前行路上的你和我~

  

  骁骑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里“》

  我想起1999年那个夏天,和我在建筑工地上一起干活的兄弟,我们在未完工的大楼上用拳头砸开西瓜吃,在汽油桶里用通电的钢锯条烧洗澡水,蹲在地上吃盆子里的菜,他们起早贪黑,背井离乡,只为能让家里生活的稍微好些。和我一起吃西瓜的兄弟们,你们还好么。

  我还记得那些年的春天里,

  济南那个潮湿的防空洞招待所,摆满了挂蚊帐的床,印花被子潮的能捏出水来,每晚只要五块钱;

  魏桥纺织集团的大街上,充斥着上万名少年男女,穿着背上印着流星雨的廉价衣服,吃着五毛钱一份的快餐;

  新泰张庄电厂的大门口骄阳下,我穿着掉底的皮鞋吃着融化的巧克力,等待着结款的厂长;

  盘锦街头,穿棉袄抄着手等活干的一群下岗工人;

  宁夏中卫冬天的暗夜里,那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拉面;

  抚顺石油二厂重催废气焚化炉上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和没命的奔逃;

  湘潭电厂外细雨中葱绿的田野;

  湖北京山县夜晚的街头,那一望无际的小吃摊点和密密麻麻的摩托车;

  汉口江滩上的废船和无边无尽的野花间那个难忘的身影;

  在我家已经拆迁的老屋中,那些吃着拍黄瓜炸臭干喝啤酒的日子,门外停满了自行车,每晚高朋满座的日子;

  还有无数在火车和高速公路上度过的日日夜夜,那些亲如兄弟的伙计们,你们好么。

  就像歌里唱的,那时候我一无所有,但是那段时光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我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有《橙红年代》这本书,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影领风流的置顶帖子里,记叙着那么多的读者的经历,每一段都平凡而伟大,让人唏嘘,让人落泪,但我却没有笔力能把他们的故事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有了网络,感谢互联网,她给了每个默默劳作、坚持理想的人舞台,当我坐在发布会的台前,望着下面的记者和粉丝们,也曾和旭日阳刚兄弟一样,激动地不能自已。梦想这东西,永远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坚持梦想吧,有梦想,才有明天!


年轻时的“校长”大人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