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之河与真实之魂——在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先生》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8-11-17 23:06) 5517713

  傅宁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非常感谢诸位百忙之中亲自前来,为我的作品把脉,为我的创作指点,既有鼓励和鞭策,又有启迪和反思。

  我对报告文学创作确实有割舍不下的情结,尝试过表现不同的题材。之所以写《南京先生》,一方面源于关注两岸关系的持续热情,另一方面,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边,只是我原来不知道,后来我了解了,一百年的“南京好人”,一下子让我有动笔写的冲动。如果说,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浪花,在流淌的岁月长河中,很多浪花就是时间的折射,蜿蜒曲折,永不回头。

  这里我简单汇报一下创作的几点感悟。

  第一,传统美德的世代延续。刚才很多老师也讲到了,南京曾是民国之都,也是台商非常集中的地方。而马祖列岛和金门岛,都处在当年炮战前沿,“南京先生”使这两个地有了非常微妙的情感联系。我在写作的时候,最想表现出来就是,很多东西变了,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变。特别使我感动的,就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情感基因,比如舍己为人,比如知恩图报,尽管有政治分歧,尽管军事对峙,在两岸之间,尤其在马祖北竿那边,并没有消散,这让我深受触动。因为我知道,我们这边如果进一个庙,就是要掏钱,肯定有利益绑架的,你要上香磕头,无非想升官、想发财或者想求子,有一个目的性,而对“南京先生”这样一个做过好事的先人,在马祖北竿的尊崇代代相传,他们是非功利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让我特别地感动。

  第二,由人而神的心理慰藉。今天诸位老师都讲到,人和神的相互的关系,其实我创作初期也非常困惑。振羽老师讲到,我们一起去西善桥采风,听朱向东主任一说,我当时有写作的冲动,感到最大的难题,觉得不好写,好像有迷信的成份,怎么办呢?一个凡人被供起来成了神,在我过去创作中是没有的。能不能写呢?后来我做了一些思考,也在采访中不断地受到冲击。我想回应一下有的老师讲到的迷信的问题。其实,现在无论中国文化的典籍,还是当下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离不开传流传已久的神话和传说,甚至里面有迷信的成分。比方说,过春节,贴春联,迎门神。比方说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比方说龙的传说,谁见过龙呢?炎黄子孙,炎黄不是神吗?比方说,落水少女林默娘只有18岁,历朝历代册封为妈祖女神,妈祖神像到台湾巡游万人空巷,摸一下激动万分。世界华人圈形成近两亿信众的妈祖现象,而且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这又怎么解释?重点作品要今年完成,为了对我自己负责,也为了对省作协负责,今年1月份作品初稿出来,我请晓原、王晖老师看之前,就请了民俗专家把关,出版前又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我觉得,南京先生与妈祖一样,由人而神的年代虽然迥异,但都蕴含了中华儿女知恩图报、积善扬善的朴素的精神诉求,而相关的民俗风情写得有分寸,也有节制,则是人生百态的自然反映。它既然是一种尘世间生存理想的情感寄托,也真实地体现着民间信仰的原生态。

  第三,时代淘洗的人生命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两岸关系重要的节点,是1979年1月1日,北京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虽然在1979年元旦,实际上这个事情,酝酿在半个月前,1978年12月。昨晚央视播了一个新闻,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作为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宣布停止炮击金门马祖诸岛,呼吁两岸三通,此后两岸从战争走向和平。我们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看到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是跟改革开放是有关系的。我在采访中也感觉到,表面上看在写两岸关系,实际上写了改革开放给整个民族带来的深刻的影响。正是改革开放大潮涌动,马祖北竿乡亲可以到南京寻亲,南京作家可以到北竿追踪,“南京先生”又从一尊神还原为一个人。这离不开历史的大背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是“一定要解放台湾”,那里只能用炮弹对话,现在听到的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两岸一家亲。我有这样的感悟,就两岸关系而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地的故事,它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应该把这种记忆记录保存下来,传之久远。

  这本书为什么要用照片?向我讲“南京先生”故事的朱向东,有街道领导的身份,人家邀请多次,他去台湾但没到马祖。我在西善桥采访,从官员到百姓,都知道“南京先生”,接待过寻亲的马祖北竿乡亲,但是,没有人到马祖去过。我至今不知道,除了我这个作家,身边还有谁到过马祖?因此,书中的图片,不仅仅是配图,而是文字和图片共同作为报告元素,是向“南京先生”故里乡老乡亲的一个汇报。我遵循的原则,是做田野调查,要到实地看。可能有点迂腐吧,我想,表达方式可以探讨,但是非虚构,这个真实的底线,是报告文学不能丢的。有图为证,你敢不敢?写到台湾地区的民俗,要用事实说话,要靠真实的描述。我写报告文学,这么想的,也这么做的。

  说到求实,是报告文学的魂魄所在。刚才有的老师提到了南京先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民国初年的历史资料,作为民国之都,南京先生是不是政府委派的?问题非常之好。我在修改时也碰到过这个问题。第一章原先写到,郎中是南京来的,是民国之都的南京啊,我的朋友裴先生咬文嚼字,说这句话不准确,我现在改了:南京,孙中山当过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为什么?孙中山1911年当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民国之都只有三个月。之后军阀混战,直到1927年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进驻南京,1927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民国之都的十年。所以1919年南京先生前往马祖北竿行医时,还是北洋政府,南京的民国之都暂不存在,因此,显然有马祖北竿的邀请,南京先生是个人的善举。当时户籍制度不完备,医疗条件也很差,很多医院是外国教会办的。相关的准确资料很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在书里提到了。但是,现在说南京是民国之都,也没有错。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毕竟名义上统一中国,各省通电拥戴,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孙中山的博爱理念,广泛传播到民间,或者说马祖百姓知道南京,是有依据的。同时,南京先生在马祖北竿行医,后来南京又成为民国政府所在地,这种渊源和影响一直都在。我也写到了这种史实上与精神上的联系。

  对我来说,这次开会研讨收获非常大。王晖老师刚才提到我写的《探亲流》,这篇报告文学发表在《钟山》杂志,后面是1988,《探亲流1988》。今年是2018年,正好30年。今天确实很感动,也很激动,我觉得,是对我以往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我重新出发的一个起点。我正在受省作协领导的委派,写省电网的事迹。如果说,《南京先生》要把一个很小的线索,写出丰富的内涵,而省电网是庞大的,看起来眼花缭乱,却要把复杂变成简单,让老百姓知道。这对我又是一个挑战。我的报告文学创作还要继续努力。

  请允许我再说一次谢谢!《南京先生》从创作到出书,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衷心感谢“南京先生”和马祖北竿乡亲的世代纪念,感谢朱向东等南京本地专家与领导,他们为南京先生纪念碑多方奔走,感谢西善桥街道,年年举办两岸南京先生祭拜活动,还要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为这本书送审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朱向东主任说,我们都是“南京先生”的传承人。我想“南京先生”这个美好的意象,是两岸许多人共同携手完成的,而且并没有完结。同时,衷心感谢中国作协、江苏省作协、南京市文联、市作协多年来对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使我心生温暖,不敢放弃。还要衷心感谢为这次研讨会付出辛劳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傅宁军《南京先生》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