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作家走进毕飞宇工作室

(2023-11-27 15:28) 5992456

  江苏作家网讯 2023年11月25日,5位外国作家应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和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邀请,来到泰州兴化,在毕飞宇工作室参加系列文学交流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泰州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庞余亮及兴化本土作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等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一次相聚:搭建中外互动交流平台 

  当天,是毕飞宇工作室第41期小说沙龙,也是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本年度重要活动之一。

  2014年,毕飞宇工作室在江苏兴化成立,旨在培养发掘有潜力的小说创作新人。2016年开始,小说沙龙相继走进南京、上海等地高校;2022年起,毕飞宇工作室联手《青春》杂志社,推出专栏“毕飞宇工作室·小说沙龙”,重点面向高校写作者,促进青年写作和高校相关专业建设。

  此次到来的5位外国作家是南京国际文学家驻地计划特邀作家。该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常规交流项目,于2019 年正式启动,旨在为驻地作家提供跨文化文学交流机会,为国内外中国文学爱好者提供同步参与和交流媒介。2023年,项目以“人文都市的时代叙事”为主题,兴化期间的文学交流活动是本次行程的重要安排。

  郑焱在讲话中指出,当前,省作协聚力推动江苏文学的海外传播工作,以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为重要抓手,大力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持续做强“扬子江”等文学品牌,通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展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今天,毕飞宇工作室联手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举办中外作家文学对谈活动,希望海内外嘉宾能以独特的眼光和多元的视角,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加快助推江苏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作为江苏青年作家发现、培养和引领平台,毕飞宇工作室采用改稿会、研讨会等形式,邀请国内知名作家、评论家、刊物主编和文学爱好者对年轻作者的作品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切实提高青年作家创作水平。

  一篇小说:站在小说的门口,推门进去

  当天,摆在参会者面前的是一篇隐去作者名字的小说——《天台跑马》。据主持人庞余亮介绍,这是一篇自由来稿,也是作者的第一篇小说。作者本人也悄悄来到了现场,但直到会议最后才亮明身份。

  “天台跑马”——一个给人无限想象的意象组合。面对这样一篇特色鲜明的小说文本,中外作家会发生怎样的视线重叠,又会产生怎样的景深落差?改稿会首先由当地作者发表点评意见。《青春》主编李樯,兴化本土作家刘春龙、易康、王锐、单玫,青年评论家周卫彬、王夔列举了小说的种种亮点:文本充满隐喻,作者具有一定的外部感知能力,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欲望,语感较好。小说形式让人耳目一新:采用第二人称表达方式,叙述角度灵活多变,作者刻意淡化故事和情节,着眼于人物的动作和心理铺陈展开。同时,参与点评的作家们也指出小说的诸多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有趣的是,置身同样的文本,外国作家留意到了一些中国作家没有提及的细节,比如性别和空间。西班牙作家ÁNGELFÁBREG 对小说中的女性塑造和场景描写印象深刻;来自加拿大的Miodrag则表示,自己感兴趣的是文本当中一些暗示性的性元素。

  不过,双方视角更多时候还是汇集在人物、情节、人称、语言等共性问题上。他们赞赏作者在形式和叙述上的创新,印度尼西亚作家Debby感到第二人称的使用颇有新意,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让读者更积极地融入到故事当中的。

  他们尤为感兴趣的是作品浓厚的隐喻倾向和象征氛围。“黑马在小说中是一个突出的意象”,苏格兰作家Nick认为,黑马传达出了强烈的存在感和深远性,但是在呈现意象的时候,还是应该用一种比较温和的主观意象,给读者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新西兰作家Kyle表示,他很欣赏隐喻这种表现方式,但确实觉得作者用力过猛了,似乎在刻意创造类比和暗喻。

  “我觉得这篇小说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他把马蓄养在楼顶上”,毕飞宇说,这才是真正有小说的地方。“小说跟生活不一样。小说是写生活的,但是有些地方有小说,有些地方没小说。现在问题是,作者已经站在了小说的门口,但是他忘了推门。”“楼顶上的马”本可以生发无数的想象,但它被作者扔掉了。谈到人称问题,毕飞宇认为,除书信体以外,“其实第二人称是暴力的人称,是孔武有力的人称”,如果采用第二人称,那么小说内容就应该简单粗暴直接地呈现出来,但这部小说恰恰又用了大量的隐喻,于是两者之间就有种拧巴的感觉。由此,毕飞宇想要强调小说叙述的整体感,“人称是由你的叙事角度决定的,叙事角度确定下来后,也就相应地呈现出一个文本的美学形态。”毕飞宇对这位年轻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勇气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一场对话:世界的彼端,生活的镜像

  马铃薯地里的冰凉气息,潮湿泥炭沼中的 /咯吱声和啪叽声,铁锨锋利的切痕 /穿透生命之根觉醒着我的意识 /可我没有铁锨去追随像他们那样的人 /我的食指和拇指间 /夹着一支矮墩墩的笔。 /我将用它挖掘。

  当晚,毕飞宇工作室继续组织5位外国作家和5位本地作家对谈。对谈主题是“文学的可能与自我深化”,主持人庞余亮引用爱尔兰诗人希尼的这首诗解题,希望中外作家能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如何不断挖掘自我,开拓新的文学可能。

  对话者面对面交流了各自的生活经验和写作体会,他们之间形成了五组有趣的对照——

  生活在乡下的新西兰作家Kyle和在鱼米之乡长大的兴化作家刘春龙是第一组对话者:Kyle陶醉于乡村生活,热衷于收集词汇、声音和各种闪亮的东西,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刘春龙感兴趣的是现实,他被乡村的河流吸引,热切研究河流两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在文章中写了100种捕鱼方法。

  Miodrag足迹踏遍世界各地,曾在塞尔维亚、加拿大和中国都有过长时间的生活经验,对不同人群的交往有着深切感受,希望借由作品呈现边缘人群的生活;而兴化作家易康则一直停留在兴化这片故土,他喜爱彭斯、狄更斯,是阅读、文学,带他走向了广阔的天地。

  西班牙作家ÁNGELFÁBREG致力于探寻人类的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呈现“我的人民的过去和历史”;《青春》主编李樯认为作家既是词语的采集者,也是灵魂的挖掘者,希望能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写作能力,挖掘文学的可能性。

  Debby和单玫同样是老师,又同样被孩子激发起写作灵感,把孩子看作自己最大的读者。Debby曾在自己一篇较为灰暗的小说最后,把主人公的视角变成了动物,以动物的形象来呈现阴郁的故事,而为孩子的生活保留一些希望和美好。

  比起文学的可能,苏格兰作家Nick和兴化作家王锐似乎更关注写作的限度、自身的局限。Nick说自己大部分时间在房间对着屏幕,有时会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生活,而写作却应当从生活中来;王锐谈到了人的恐惧,渐渐感悟到,与其克服恐惧、无视恐惧,不如直面恐惧,把恐惧化作写作的情感和素材。

  活动期间,外国作家一行还走进兴化李园、郑板桥故居和金东门老街等地,在兴化街头徜徉漫步,感受古典和当下在这座古老县城的交汇。(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