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求实·追梦——南京大学校友小说创作研讨会” 隆重举办

(2019-05-20 15:19) 5633678
  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文学院、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钟山》杂志社、《花城》杂志社联合主办,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重唱诗社、南京大学凝眸文学社承办的“寻根·求实·追梦——‘5·20’南京大学校友小说创作研讨会”于5月19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作家与特邀评论家60余人与会。嘉宾们围绕精神的寻根,思想的求实,理想的追梦等主题,考察小说百年发展的历史,探讨当下小说创作存在的问题,梳理南大校友小说创作的成就,并以此促进各届校友作家之间的友谊与交流,弘扬南大校园写作传统,增强校园文学氛围,向母校华诞献礼。

  上午的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党委刘重喜书记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授代表南京大学向前来参会的校友作家代表、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在致辞中,杨忠教授分别由本次会议的三个关键词“寻根”“求实”“追梦”出发,深情回顾了南京大学在文学教育与作家培养等方面的历史及其间涌现的著名作家,高度评价了南京大学文学院立足时代、整合多方资源的扎实学风,并寄语南大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等着眼未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作家。杨忠教授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在梳理南大校友小说创作成就的基础上,着力继续丰富创作实绩,增强文学氛围。最后,杨忠教授代表南京大学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文学院党委刘重喜书记主持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在致辞中说,“今年已经是我们连续四年把文学院的校友请回家,这次‘寻根之旅’既是让大家回来检阅我们的文学成果,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徐兴无从文学的角度解读了本次论坛的三个关键词“寻根·求实·追梦”,他认为作家们重返母校,回到自己的文学之路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把自己的理论和反思反哺母校,意为“寻根”;“求真”是要求作家要扎根大地、扎根人民,培养自己的思辨力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反思一切。“追梦”则是把人们的“白日梦”写出来,“作家应该代整个人类写好白日梦,写出他们已有的梦,也要写出他们想做的梦。”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兴国先生致辞
       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兴国在致辞中认为,大学文学教育对于锻造作家的人文气质、情怀、眼光至关重要。所以,江苏省作协与南京大学共建江苏文学院,对于培养提升青年作家的人文素养和创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他希望南大校友作家能够把更多更好的作品献给江苏的文学舞台,希望怀抱文学梦的学子们勇于追梦、勤于创作,不断壮大“文学苏军”的队伍。他指出,江苏省作协作为作家之家,致力于组织文学活动、搭建文学平台、提供文学阵地、培养文学人才、营造文学氛围,团结、引领广大文学工作者加快构筑江苏文学精品高地,希望南大校友作家群在繁荣江苏文学事业的进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江苏文学院执行院长吴俊教授致辞

       江苏文学院执行院长吴俊教授从学理的角度阐释了“南大系作家”的概念,并提议明年举办“南大系作家”的综合性研讨活动。

校友作家代表赵本夫先生致辞

       校友作家代表赵本夫是南大作家班的第一期学员,他深情回忆了1984年起在南大学习的经历,认为决定一个作家精神风貌的是文化土壤,南大校友作家正是在南大这片土壤上成长起来,从而使江苏的文学氛围更加浓厚。

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先生致辞

       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先生用两个“三十年”总结了自己的创作与南大文学院的关系,并介绍了江苏作家与《花城》杂志之间的紧密联系。

《钟山》主编贾梦玮先生致辞

       《钟山》主编贾梦玮先生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编辑经历,指出大学对作家的培养有不可替代之功,人文情怀、艺术素养对作家成长大有裨益。

特邀评论家代表、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毕光明教授致辞

       特邀评论家代表、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毕光明教授认为南大在文学与社会互动的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极为突出,将南大校友作家置于江南文化背景下考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随后举行了揭牌仪式,韩松林、程士庆、张锁庚、储福金等四位嘉宾分别为“南京大学校友小说创作文库”“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成果文库”揭牌。

揭牌仪式

  上午的主题论坛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张光芒教授主持,毕光明、叶兆言、储福金、王彬彬、王大进、张春晓、刘国欣等七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发言。毕光明教授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南大系作家群”和“江南写作”的文学史意义,并倡议本次研讨会加入“反思当下文学教育”这一主题。著名作家叶兆言在发言中说:“我的‘根’在南大,没有母校就没有我的今天。”他1978年怀揣着一个文学梦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如今,他的女儿叶子也在这里执教。他对“大学中文系究竟能不能培养作家”提出自己的见解:“放眼世界,如今绝大多数的年轻优秀作家都是大学培养的,大学即便不是有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作家会从大学源源不断地走出来。”他认为应该大力培养文化人才,尽快完成从“大学出作家”向“大学出好作家”的转变。储福金先生的发言以“文学的船”为主题,强调了文学的主体性与包容性,指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度与其圆融程度成正比。王彬彬教授举例阐释了翻译语言对中国现代作家潜移默化的影响。王大进先生深情回忆了当年课上的一幕幕情景,认为就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层面而言,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极其必要。张春晓女士的发言以《致我们九十年代的武侠梦》为题,试图重返上世纪末的南大校园文学现场。刘国欣女士以80后作家的身份,以“取经”“升级打怪”“放下包袱”等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

张光芒教授主持

  叶兆言先生发言

储福金先生发言

  王彬彬教授发言

王大进先生发言

  张春晓女士发言

  
刘国欣女士发言

  下午的专题研讨分为“寻根与追梦:南大校友小说家创作谈专场”与“求实与鼎新:南大校友小说创作评论专场”。

  第一分会场上半场由贠淑红主持。赵本夫围绕“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如何看待国际文化交流”两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作家在创作中保持独立意识和自由的灵魂,找到自己,忠于内心,是必须清醒面对的问题。“如果文化交流的结果最终都导致同质化,这个世界会索然无味。东方哲学的包容和神秘是独有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当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周游列国,阅尽人间的春色之后,想到的应该是‘回家’。”王洪岳认为高校小说应该要如何把人性的幽暗黑暗写出来,与此同时还能够让人看到希望。朱山坡提出短篇小说要具有短篇精神,短篇小说伟大之处就是给人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刘玉诚认为小说具备了想象、密度等维度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吉小吉则提出文学创作中要特别注意那些琐碎的、细微的事物去确立文学作品与生活之间的真实性。

  分组研讨第一组上半场

  下半场由宋世明主持。程士庆介绍了《花城》杂志创刊四十年来的四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出杂志一以贯之至今仍在坚持的“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主张。毕飞宇认为以理性方式分析小说的方式,可能会对学习小说写作、进行小说创作造成的伤害,他认为对创作来说至关重要的小说思维,绝非条分缕析。苏宁认为我们过于迫切地想和西方文学进行某种融合,反过来会对母语造成伤害,而不能达到我们自己语言的巅峰。李秋甫认为小说提供了作者和读者争夺自由度的擂台,作者应能不着痕迹地牵引读者。童海青强调小说创作的主题意蕴和内容形式,应该是要多元化、丰富化的,写作过程中应沉下心,要适当调慢节奏,坚持重质量的工匠精神。曹寇因现住地铁一号线迈皋桥站附近,现场讲述了关于迈皋桥的鬼故事。他强调虽是鬼故事却能打通生与死,打通恐惧和温暖,可见《聊斋志异》的伟大之处。

  分组研讨第一组下半场

  第二分会场上半场由王勇主持。岳红以《<不能说出来>的痛与悟》为题,从个人生活、创作和信仰的角度,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与作家的精神力量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坚韧的人物形象背后都有一个内在强大的作者。丁芳芳以《巨流河》《无问西东》《安娜的照片》为例,探讨抗战记忆与个人记忆的结合,以及宏大叙事与个人体验的结合问题。姚苏平立足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从儿童文学刊物、儿童文学评奖等角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江苏儿童文学创作进行了综合评论。陈进武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百年来南京作家的区域流动与审美倾向,认为这些作家在精神气质、审美取向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趋同性,进而呼唤“南京大学作家群”。刘阳扬从个人叙事和历史叙事交织融合的角度对叶兆言的小说《刻骨铭心》进行了探讨。陶赋雯以毕飞宇小说《推拿》的多栖改编为样本,解读影戏改编的共赢与缺失。还有的嘉宾关注了写作与文学教育。

 分组研讨第二组上半场
 

  下半场由王洪岳主持。童立平主张回归文学的本质,希望对文学的表达更接地气。还有嘉宾回忆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体制内,半体制内,自由撰稿人,分享了精彩纷呈的观点和思想。吕小焕从读者的角度,分享了文学对不从事文学工作的人的影响,并结合自己在盲校公益活动和黑暗体验中的经历,呼吁读者和作者共同追寻文学中的一道光。朱莉静交流自己孤独的写作体验,并认为此次研讨会为作家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很有帮助。叶维蒂关注于马来西亚特殊环境中的华文文学教育,让我们感受到她对在海外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学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组研讨第二组下半场

  本次会议还举办了两场特别活动,活动之一系根据赵本夫《天下无贼》和叶兆言《花影》改编的戏剧《大剧作家:纸上传奇》的专场演出;活动之二系“2019·南京大学小说之夜”,作家赵本夫、储福金、叶兆言、毕飞宇、朱辉、王大进、曹寇、庞羽朗诵自己的作品片段。两个晚上的两场活动均在南京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以其别开生面的组织方式和原创性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在广大师生和作家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大剧作家:纸上传奇》剧照
 


  与会嘉宾合影
(江苏作家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