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九贞:《大沙河笔记》激情书写“新山乡巨变”

(2022-08-09 09:17) 5973605

  1851年,黄河在安徽蟠龙集决口,从此改变了水道,也留下了它祸害人类的痕迹形成了这条东北走向的河流--大沙河。大沙河源于江苏丰县大沙河镇,终止于江苏沛县微山湖入口。

  曾经,它飞沙扬天,满目疮痍,一碗浑水半碗沙;

  曾经,它“蛤蟆尿泡尿都能淹”,人们吃饭全靠天;

  曾经……

  曾经的曾经,大沙河如黄河故道一样,带给两岸人们的是无尽的灾难和悲苦。时代在前进,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在第一次治理的基础上,大沙河沿岸人们开始了第二次大整治,初步改变了大沙河“坡不像坡、河不像河、有水又不畅通,既不能防洪又不能排涝”的现象。

  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涌现了一个个先进的集体和个人。高级园艺师宋国祥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是“第一代”的代表。在那个年月里,他从故乡苏州支援苏北来到大沙河。妻子来看他,见他生活在如此的环境里,回去就提出离婚。他坚持着他的理念,继续在艰苦的环境里奋斗,在水稻亩产过千斤的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上,在大沙河果园的建设中,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作者说:“宋国祥这个人,他追求的是奉献。表面看上去,他既老实又平凡,平时少言寡语,实际上心里总是燃着一把火,那样炽热,那样火爆,那样无休无止……”

  几十年来,“大沙河果园”已经成为“标签”,成为“名片”,但是有谁知道其中的辛苦,那都是通过奋斗干出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又有千余名徐州、南京的知识青年响应号召,来到大沙河。他们面对茫茫河水、大片荒滩,立下了“不根治大沙河水患,决不上岸”的誓言。他们向冷漠的自然发起挑战,搭草棚,垒灶台,在荒野里安营扎寨,自己动手制作拖船、滑杆、挖泥斗。人们说,如今所有的沟渠都是当年知青们用脸盆、雨衣,一盆盆、一兜兜端出来的。事实也是,没有第一代人的无私奉献,哪有百里果园的郁郁葱葱?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而现实又是如此的美好。一代代拓荒人,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改造着这片土地,使这片土地成为苏北果都的代名词,成为水国花乡的名片,成为世世代代所期盼的崭新的世界。大沙河镇的二坝湿地是大沙河的源头,这里如今已是出了名的旅游胜地。偌大的二坝湿地一带,沟沟坎坎,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一草一木,都被纳入湿地范围,水成湖,河变青,绕坝盘旋道,一步一个景。大沙河红富士苹果,又称为大沙河丑苹果,就出产在这里。当然,还有宋楼、梁寨、华山、范楼等乡镇,他们都在大沙河的改天换地中发挥了自己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部大沙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民由贫变富的战斗史。谁说乡村不懂美?乡村美景不胜收。大沙河,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其实,给朱群英的作品写评论并非易事。这些年,已经有太多的名家给他写了,江苏省作家协会也为他开了座谈会,想必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从各个角度都作过充分的评说,我一时竟不知从何谈起。沉思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想,我就套用恩格斯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吧。1847年,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批评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指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其后在1859年,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中评论其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又说:“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恩格斯是把美学标准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在其它译文里,也有把“历史的”放前边的。我不懂德文,也没有读到原著,不知道原文里究竟哪个放前面。然而我以为,无论“美学的”放前面还是“历史的”放前面,其实都说明“历史的”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内容;至于“美学的”,那是题中之义,几乎是无需说的,因为既然是文学,既然文学是艺术,即使不强调,那“美学的”标准也是首要的,如果文学不以“美学的”标准进行,那文学就不是文学,不是文学又何来文学评论?既然是文学评论,是针对文学做的评论,美学自然已在其中了,这个道理,似乎也不要多讲。

  《大沙河笔记》洋洋洒洒四十六万字,着实是大部头,是长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和最初兴起时大不一样了,人们探索了它的种种可能的表现形式,在事实的基础上注入更多的艺术自由,使它的空间得以扩展,表现手法各种各样,成为文学家又一个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

  当然,报告文学首先要看的是“报告”的题材,如果你“报告”的题材没有意义,没有原创性,不够典型,它就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读者就不喜欢。所以对于报告文学作家,选题很重要,选题正确了,就成功了一半。朱群英深谙其中奥妙,加之他对于大沙河的熟悉,便责无旁贷地选取了大沙河,努力写出《大沙河笔记》。

  大沙河是这样一条河,它是黄河决口冲出的一条基本南北走向的河流,属于黄河的分叉,早在1850年前后,就与黄河“分道扬镳”“背道而驰”,黄河向东南,而大沙河向东北,同时承担了黄河水的冲击,而它携带的黄泥流沙,又使这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大量淤积,“大沙河”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古老的黄河将“尾巴”从河南商丘摆到了山东济南,原来的黄河下游就成了“黄河故道”,大沙河却保留了下来。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大沙河一直“兴风作浪”,为害四方,旱季扬沙,雨季涝灾,沿岸百姓,深受其苦,不少村落被飞沙吞噬,被洪水淹没,加上兵荒匪患,逼得人们流离失所,卖儿卖女,无以为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沙河的治理,也做了一些改造,但是无奈没有根除。记得若干年以前,我去过一次大沙河,亲见它仍然百般作弄人:好好的一身衣服去,回来就洗出半盆沙,鼻孔嘴里都是,几天后还感觉呼吸困难,吃饭发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丰县大沙河,大沙河彻底变样了,大沙河人民战天斗地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著名作家李春雷先生在为《大沙河笔记》写的序言里说:“作者(朱群英)以浓厚、凝重、深情的笔调,史诗般地记录了深刻感悟,将人文、历史、信仰、景物有机结合,大气磅礴。用隽永优美的文字、深情饱满的忧患意识、悲天悯人的怜悯情怀,揭示了大沙河两岸百姓的心路历程,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是的,作家的笔就应该书写这些无畏的英雄,记录他们气吞山河的壮举。

  新时代,处处闪耀着人民的光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书写者,我们理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高举人民的大旗,才能讲述时代的伟大,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学作品。争做时代的歌者,在美丽中国的大地上行吟,用如椽巨笔镌刻出一幅盛世图景,攀登一座又一座的文学高峰,这是我们的远大梦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大沙河笔记》的作者几乎倾尽全力,为大沙河两岸的人们吟咏歌唱。我欣赏这种精神。是奇迹就应当歌颂,是英雄就必须宣传,每一位当代作家都应该这么做。改造大沙河,变害为宝,使之成为一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耀眼名片,这的确是个宏大的工程。这个工程是徐州黄河故道综合治理的一部分,其中就包括大沙河、华山、梁寨、范楼、宋楼等五个乡镇。

  人们没有忘记“第一代治河人”走过的路。那是一个群体,他们与大沙河相依为命,并见证了大沙河一步步的改变过程。其中的代表,是高级农艺师宋国祥。他是苏州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后被“流放”到大沙河,开始治沙。治沙,是他一生的愿望,也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后来甄别平反,他第二次“创业”,带领沿岸人民奋发图强,硬是在一片荒沙盐碱地上种出水稻,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又有千名徐州、南京来的“知青”,他们战天斗地,不怕吃苦,以不改变大沙河面貌绝不下火线的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和群众一起,朝着天蓝水绿遍地果香的美好愿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们算是“第二代治河人”。

  改革开放后,大沙河的治理进入新时期,清淤、护坡,重新规划,再造盛景。后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场彻底改变大沙河面貌的综合战役全面打响,经过几年的努力,河通了,路通了,两岸的果木成熟了,驱车而行,宛如进入“桃园仙境”。在这里,勇者、强者冲上了起跑线,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智者、赢者应者云集;在这里,农民颠覆了身份,他们用遥控器指挥无人机神奇作业;在这里,农村换了“活法”,大花园里就是城市一样的生活;在这里,农业从根本上改变,智能化、大数据让土地翻倍生金。农业长满了数字细胞,农村遍布互联网思维,农民插上智慧翅膀。

  《大沙河笔记》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美不胜收的实景。百里大沙河,万亩梨树园,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银杏林,大沙河的苹果,“中华果都”的魅力在不断提升中展现。不仅如此,他们还适时开发旅游,把“死资源”变成活资源,建成了大沙河百里观光带,建成了别具特色的湿地公园,使丰县境内的百里大沙河成为城乡居民的旅游目的地……

  《大沙河笔记》是一部鸿篇巨制,作者的饱满热情贯穿始终,可以说,从开笔到收笔,那种语言都是一以贯之的。虽然它的实际写作时间持续较长,但从文笔上看,却是对接无缝,笔锋统一,像是一气呵成。毫无疑问,《大沙河笔记》的成功得益于文学的力量,是艺术的规律在起作用,或者说,是艺术的力量在支持它。我们之所以称报告文学是文学,乃是因为它属于文学范畴,有文学属性。既然是文学,就必然遵循文学的规律,文学因素自然在其中矣。就是说,即使不谈艺术,它也含有艺术,因为它就是艺术本身。我们说,大凡文学作品能够留传下来的,无非两个关键原因,一个是题材选取的典型性,一个是艺术特色的独特性,《大沙河笔记》两者均有。而且,它的艺术性首当其冲。艺术再现新中国农村从传统生活走向现代起点的风云激荡,将家乡人民所承载的奋斗与憧憬浓缩于笔端,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象征。

  仔细梳理一下,我以为《大沙河笔记》的第一个特色是它的叙事结构。作者采用宏大叙事这一方式,把全部作品分为六大章,每一章里又分若干节,每一节里还分许多个小节,以“一、二、三、四……”标之。而六大章的标题都很醒目,如第一章“曾经沙荒滩,如今好风光”,第二章“打造‘美丽沙河’升级版”,第三章“感受大沙河精神”,第四章“‘四大’旅游休闲观光带”,第五章“着力构筑‘大沙河模式’”,第六章“点赞醉美大沙河”。每一节除了有小标题外,还有一段很耀眼的文字,如第一章的第一节“畅通致富黄金水道”的下边,是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一刻,希望呼啦啦地在我每一根血管里奔涌。这一刻,我上上下下的每一个细胞装满了惬意。”第二节“不毛之地今朝刮目看”标题的下边,是一段这样的文字:“这里远离都市,远离村落,远离炊烟,但同样在演奏着轰轰烈烈的生命的赞歌。历史,多么冷峻的字眼!昨天到了今天,昨天就成为历史。用心血和汗水浇铸的历史,往往更能震古烁今,惊心动魄!”……

  第二个特色是它叙事的逻辑性。文学也是科学,它有种种讲究,并不是仅凭感性的表现。《大沙河笔记》里罗列了大量事实,以这些事实来反映时代的变迁,这是最有力的文字。作者采取分步述议的方法,将他所能掌握的材料或者概括或者演绎,给以因果解释,力求每个单元都能画一个“圆”,许多个单元汇集起来,就能说明一个或几个道理,所有的章节则都指向了《大沙河笔记》的本意,达到了表现生活本质、歌唱英雄创业精神的目的。如此宏阔的篇幅,是需要认真谋划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向自我矛盾的境地,在形式逻辑方面,也容易走向偏颇,或者违反同一律,或者违反矛盾律,或者违反排中律,或者违反充足理由律,总之,很难把握分寸。这就是说,写文章不能单凭热情,单凭洋溢的情绪,它是需要“左顾右盼”的。

  第三个特色是它描绘的现场性。报告文学的写作总有它独有文体的特点的,如果不是它的特点决定,也许以上两个特色就不需要了。它是事实的“报告”,虽然没有特殊的时效性,但是基本事实不可违背。因此,它需要采风,需要积累素材,需要和相关人员打交道,也需要进行逻辑思维,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朱群英的整个叙述中,我们感到他始终在“现场”,不管是忆往昔,还是看今朝,都有他壮实的身影,甚至包括一些数字的运用,也总感到他在那里瞅着表格给我们讲解。这是他叙述的亲和性。他是在讲述一段历史,一段经历,一段英雄史诗,他也常常现身其中,成为建设者之一。这一特色非常重要,对于这部著作的成功具有很大意义。

  第四个特色是它叙述与描写的有机结合。这方面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看作品就自然体会得出来。但是,我想说的是,形象思维在报告文学中依然重要。形象思维一般是小说一类的文学作品所强调的,而报告文学文本不怎么谈论。不过,不谈形象思维并不等于不要形象思维。在《大沙河笔记》里,形象思维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大沙河笔记》广泛地采取了形象思维的方式,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县原县委书记李清溪就是其中的一个。李清溪本来是徐州地委秘书长,1960年调任丰县县委书记。在他的主张下解散了食堂,并带头到全县最落后、最困难的公社--李寨,放下行李,就召集会议,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绝不被困难吓倒。他指示干部,“一手抓当前救灾、种菜、种粮,让农民吃饱肚子,一手还要抓长远工作,为子孙后代造福”。他身先士卒,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得群众拥护。在他的带领下,在宽二里长三十余里的黄河滩上,种上了梨树苗。因为破天荒第一次,有人对沙碱地种果木不理解,白天栽夜晚拔。李清溪书记十分生气,可是他还是耐着性子做工作,重新栽好,给果园打了围墙,同时组织全公社的孤儿看护,既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又给他们提供了温馨的“家”,一举多得,第一代果农就这样成长起来了。后来,又出现干部群众欲毁果种粮的思潮,他都顶住了,“经历了波波折折,终于保住了果园”。这是《大沙河笔记》这部书里众多正面形象中的代表。他的形象是高大而丰满的,时至今日,看了这书,李清溪书记仍活生生地屹立在在我们面前。

  第五个特色是它语言的巨大表现力。朱群英的语言利索、大气,绝无拖泥带水之嫌。在我看来,他的这种语言风格,天生就是写报告文学的,生活给了他感受,语言使他生出了翅膀,他的这种大大咧咧的语言形式恰好配合了他的胸怀和叙事,珠联璧合,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紧密结合,确切地表现了他的主旨,文本的力量油然而生。比如,第六章第四节里的第七小节,有一段话是这样描写的:“清晨或黄昏,在干净的公园和广场上可以看到妇女们舞木兰扇、跳广场舞,男人们下棋、打球、健身,老人们则在温暖的阳光下安逸地打牌、看报。孩子们放学后,有的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有的在田野撒开大脚丫忙着捉蝴蝶、逮知了,也有的在花园般美丽的家门口淘气玩耍。村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让城里人好生羡慕,羡慕村民有花园般舒适的住宅,羡慕村民被绿色的世界所包围。这里处处散发着自然的色和香,也处处释放着浓郁的城镇气息,彻头彻尾改变了以前旧民谣里‘坐在田地边,蹲在树脚下,苦苦思索等天暗,娶个媳妇登天难’的旧村貌形象。”这种语言,既潇洒大气,又简练贴切,很好地完成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任务。当然,还有一些技巧特点,诸多细节的描写,或者夹叙夹议的段落,都写得非常出色,这里不再赘述。

  新山乡巨变的“新”是什么?是大数据、物联网上农户“指尖上丰收”;是农业智能、农民智慧、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青山绿水、人民幸福;是奋斗者的力量和担当,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快速发展,是梦想实现;是希望的田野,是绽放的笑脸……朱群英是一位记者出身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离不开真实的存在。所以,他写散文,写各种各样的散文,并多次获奖,这是他的强项。报告文学亦属于散文范围,只不过是特殊的散文,是更注重真实的散文。长期以来,他生活、工作在第一线。就在这大沙河畔,他被深深地感动着。他目睹了大沙河人民战天斗地的热烈场面,感受到了他们“敢于天公试比高”的大无畏气概以及不改变面貌绝不罢休的精神,终于,他找到了他写作的“金矿”,挖出了大沙河这个颇具特色的题材。

  大沙河题材,或者黄河故道题材,可以说是一笔“财富”,这些年的“积累”,使之成了“富矿”。解放初期,它是旧社会到新社会实现山乡巨变的样板,进入新时代,它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这是一个富于地域特色的“富矿”,以此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近年来屡屡出现。但是,像《大沙河笔记》这样的长篇报告文学,像《大沙河笔记》这样大规模描写大沙河沧桑巨变的,目前还没有。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下苦功挖掘。朱群英勇敢地挑起这副担子,用他的创作实力,出色地完成了激情书写“新山乡巨变”的创作任务。

  一个好的作家,唯有扎根生活、紧跟时代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让本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讴歌人民,书写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责任,走进人民去挖掘发扬他们的故事是我们的义务。作为基层文学工作者,朱群英身在人民之中、火热一线,更能深深感悟到新时代山乡的世纪之变、时代之变,更能听到大地的心跳,闻到泥土的芳香、人间的烟火气,熟知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衷心祝愿朱群英用脚步丈量大地,心紧紧贴近群众,饱含创作的激情,用心用情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生生不息的英雄史诗,开启一条广阔的文学之路。衷心祝愿朱群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自己特有的视觉和思维,研究、发现、创作,不断叠加对新时代山乡巨变更深刻、更准确的印象和风采,在文学追求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无愧人民,取得文学创作的更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