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玲:瓦尔登心湖——邝立新散文集《勿忘心安》简评

(2021-02-22 10:06) 5950075

  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有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木心深以为然,简化为“沙发,巧克力,狄更斯”,作为一剂解忧老药方,装入囊中,行走四方。阅读邝立新的散文集《勿忘心安》,此剂药方,一再地、不由自主地浮于脑际。“雨天,沙发,邝立新”,解忧小药方,读着读着,阴霾散去,天空澄澈,内心驱向安宁。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贝斯顿在《遥远的房屋》里说到,“无论你本人对人类生存持何种态度,都要懂得唯有对大自然持亲近的态度才是立身之本。支撑人类生活的那些诸如尊严、美丽及诗意的古老价值观就是出自大自然的灵感。对于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那些对她敞开心扉的人,大地都会付出她的力量,用她自身原始生活中的勃勃生机来支撑他们。”这段话用来描述邝立新最合适不过了。

  邝立新以其出生地和为求学、工作驻留过的武汉、苏州、南京等乡村和城市作为载体,或是行旅过程里所见所闻,风物、美食,山河风云、草木砖瓦,市井人情、街景风貌......世间万物、人间众相,兼收并蓄为其私人记忆,并一一转化为文中主角。饶有兴致、如数家珍。全书粗略翻阅,如满天星,万花筒,成碎片化。仔细品读,每一篇看似彼此独立,自成一体,内在却相互关联,驱向同一种精神与意义。让阅读者不由自主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他轻叹,“所谓体察,就是真正身体力行,用皮肤感受,用鼻子嗅闻,用耳朵倾听。”是的,体察,敏锐体察,他既是一个冷静旁观者,又是一个深度融合的体验者,让每一座生活过的城市乡村,每一件他目光、步履所及之处,因了他的书写,有了呼吸心跳,有了生命温度,有了恒定的美学意义。那些生活里的片段、细节,如珍珠,闪耀着温润的光。一路阅读,环看周遭,草木有情,万物灵动。

  他写旅馆,由表及里,深入细致地描摹旅馆主人、旅客、建筑结构,历史背景,甚至清洁工、厨师也成为他饶有兴趣的描摹对象。思维宏阔又深入肌理,笔触细腻却不琐碎,娓娓道来,渐渐了悟,人才是旅馆的灵魂。处闹市而修心,处荒郊而修行,临河海而于无垠里安放灵魂,拥有灵性的人,才懂得于来来往往、嘈杂喧嚣里体会朴素宁静的力量。世间何处不可修禅?读一篇文章,就是对心灵的一次沐浴。

  他写书店,“好的书店之于城市,与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之于城市的意义相比毫不逊色。”笔端天马行空,挥散于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纽约的高谈书集之间,忽尔峰转足下,深情凝视所在城市,带你浏览久负盛名的书店,也带你钻进胡同犄角旮旯探寻一些个性独特的小书店。同一个苍穹之下,中西方有类比,有思考,由书店引发对一个国家人文、精神的考量。而那些固守小书店的主人,“自己的心意,只要能传达出去,哪怕仅有一个人领会,就觉满足”。这样一种朴素、宗教式的坚守与信念又让人无端生出万种感慨。

  再比如,他写南京秦淮河,历史、人文式宏阔开篇,纵深剖析,既书写秦淮河河水丰沛时的风情万种,旖旎风光,也写河流干涸下的满目疮痍,丑陋惊心。邝立新对万事万物的描摹书写视角独特新颖,哲思深刻,耐人寻味,昭显出邝立新的深厚学养和敏锐感知力。

  他调侃自己每天骑着车,在不同的空间中穿梭。进入大楼,穿上笔挺西装,锃亮皮鞋,扮演一个白领。走出大楼,套上防风衣,绑上护膝,体验到为了生活于风雨中奔波的艰辛。也所以,笔下那个被警察带走的女租客,抽屉里藏着“盐酸曲唑酮片”,最终消失于茫茫人海,却将一丝忧伤和疼痛留在了每一个读者心里。不为人知的一面,才是真实的人生。他描写雨夜修车铺的一豆灯光,给风雨中推着破车心生绝望的行人带来惊喜与暖意。生活总有转机,生活总有希望。他致敬树木无言,反思人类多余废话,崇尚《周易》《论语》的简洁深奥,光照千年。他调侃人类屠宰滥伐,戏谑人类与万物反转,向往和平安宁的可贵。等等。

  他也写乡村,乡村记忆是每个游子一辈子都走不出的精神原乡,带着泥土的芬芳与质感,让我们面对城市陌生时,不至于太过孤苦无助。“天冷就回来”这个章节主要着墨于乡村记忆,邝立新以返乡的角度来书写,笔调一如既往的舒缓而温情。在这里,读到清澈的溪流,读到清澈的情义,读到少年成长的疼痛与欢欣,那个逐梦的“少年卡夫卡”,孤独而倔强,来不及绽放便永远定格在耀目的青春里。读到乡村少年、县城青年走出乡村,逐梦天涯。呐喊出与徐则臣在《耶路撒冷》中表述的“到世界去”类同的情愫,对探知乡村以外世界的渴望,引发乡村与城市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电光石火般,让你看到自己记忆深处的人,看到自己曾经活过的样子,更让你感受到邝立新对这个世界丰富而深沉的爱意。

  是的,邝立新行走在人间,孜孜不倦地描绘着乡村、市井、风景、人生,一颗孤独高洁的灵魂,与世间万物保持着高度的契合。心怀悲悯与善意,深情凝望人世间。看似抽离,其实从未远离。他代入万物,颇有种慈为先心怀天下的豁达与通明。

  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结尾处,“菲利普与萨利牵手站在街头,注视着特拉法尔加广场,看着川流不息的车马人群,被阳光照耀着。”这份温暖,弥漫在每一位读者的心头,浸润在这份温熙的阳光里不忍合卷,感念于一颗饱经风霜已然挣脱人生枷锁的灵魂得到了最大的善待。种种曲折经历的洗礼,让菲利普变得纯粹而通透,懂得珍惜最为简单普通的平常生活。邝立新的人生经历也许并不复杂,一个努力勤奋的乡村男孩凭一已之力走向城市。心里装着乡村,定居闹市。埋首耕耘赚取六便士的同时,不忘抬头仰望星空,承泽月亮的清辉。他的成熟与宽博,他周身自然而然散发出的千帆过尽式的淡约与笃定,更多来自于他海量阅读与积累,在别人的历程中领略生活真谛。三毛说,“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里,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勿忘心安》里,博览群书的邝立新引经据典,在各位文学大师的精神国度里自由穿梭,看透人性,了悟人生,恬淡而宏阔。妙语、警句都是他那片肥沃的心田里开出的花。近日读完麦家的《人生海海》,颇受震撼。“世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人生海海》呈现的是个体波澜壮阔的人生,邝立新呈现的是一个清明上河图式的人间众相。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深情,带我们一起领略历经风霜雪雨后的人生,散发出日月星辰之静美。

  邝立新为生活而歌,真诚如赤子。“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正如他在小文《城市瓦尔登》中说到,“我们不能像十九世纪的梭罗那样,在湖畔建一座小木屋。但我们可以选择简单自然的生活,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人人都有一个叫做“瓦尔登湖”的梦想,这本书就是邝立新为我们营造的一片瓦尔登心湖,阅读之,让心灵抵达安宁。

  作者简介:沈毅玲,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钟山》《雨花》《青春》《脊梁》《新华日报》《新民晚报》等报刊。

  邝立新,1982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散见《青年文学》《雨花》《长江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西湖》《青春》《脊梁》等期刊。短篇小说曾获第十届金陵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