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是预言亦或是寓言——读苏宁的《乡村孤儿院》

(2020-11-26 10:44) 5940547


  1

  茶、咖啡、电脑,还有窗外蓝蓝的天空,好像没有白云。

  这是我准备再次读,或写点关于苏宁、关于她35000字长篇散文《乡村孤儿院》的一个深秋午后的场景。

  2

  关于苏宁,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过,我和她认识有二十多年时间,这是一个无论在数字上,理论上,还是感觉上,都是一个很漫长、很遥远的时距。如此我们彼此应该很熟吧?哪怕不熟,也应该常有联系吧?起码有一定的了解……其实,提起笔来,再次面对这个自答题,我依旧给不出一个貌似正解的答案。

  二十多年的相识,真的也仅仅是认识而已。彼此似乎从没有亲近过,也没有因为没有亲近过而等再见面时又不那么亲近。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来一个很热烈地纵深拥抱,嘴里更会毫无违和感地叫着时下通用的称呼“亲爱的”。我不知道苏宁对于我作怎样的评价,但是她之于我,见或不见,交流多或不多,都不影响她是我这辈子认定的一个可以心灵相通的朋友。

  3

  去年5月份,在她第二部散文作品《我住的城市》出版并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引发较大反响后,我写了一篇《我们所追求的文学精神和文学力量》的书评,是和刘季老师的诗歌集《美声青衣》一起综评的。至此我和她第一次有了较为深入地交流。大概她觉得我对于她还是缺少某种层面上的了解,她建议我再读她的《乡村孤儿院》。

  事实上我在读《我住的城市》之前就读了《乡村孤儿院》。

  我记得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后,我就没有忘记过。这部作品带给我的震撼和叩击灵魂的痛彻,令我时常沉湎,时常阴郁寡欢,但绝不是消极、悲观、沉沦。我总觉得我该为这部作品单独写点什么,否则我对不起这部作品,更对不起苏宁。

  4

  《乡村孤儿院》写于2014年,2016年刊发于江苏首席大型文学期刊《钟山》第4期。

  这是一部侧重写苏北乡村孤寡老人的作品。之所以取名 “孤儿院”,而不是名义上的乡村“福利院”、“敬老院”,就在于这些院里每一位老人等同于孤儿一般的生活状态,他们也是事实上的孤儿。

  我不想细究我读完这部作品时的具体心境,我只是可以一而再地重复说,我无法忘记这部作品。我多次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并在多个交流场合谈到这部作品。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我一向偏执地推崇其赋予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导向。苏宁是以写散文起家成名,其散文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大奖,因此,《乡村孤儿院》这部作品在语言、叙事、建构、审美等方面之成熟、之风范自不用说,单就其作品涉及的主题本身,才正是我特别关注和在乎的。

  不可回避,我们当下已经提前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处境,精神困境,是你可以选择无视但恰恰触目惊心地横在我们面前的不可逾越的东西。

  《乡村孤儿院》就是这样一部把我们无视的这些触目惊心,毫无遮蔽地拉伸到我们面前展示给我们看的作品。它客观、冷静、真实地揭示了原生态下人之本性,人之无常,尤其在衰老、病痛、死亡面前,人之无能,无助,无力,乃至无望。

  我相信每一位读完这部作品的人,都会和我一样陷入巨大的焦虑、伤感、疼痛中,并引发普遍性思考。向死而生、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人皆知的浅显道理,可是,当不幸,当孤老,当死亡真的降临前,至少也曾青春,也曾健壮、也曾激情,也曾风流倜傥、也曾指点江山的我们,最终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与这个世界上还继续活着的一切事物们告别?

  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乡村孤儿院》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我不赘述,我也不想过多强调我所看重的社会性、时代性、人文性。我只想通过这部作品谈人活着的本身,谈乡村老人养老,谈孤弱病残者的生与死。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只是我个人理想主义。离开金钱,离开社会体系,谈什么都是一种奢侈,一种寄托情怀之上的善意。如何活?如何死?如何有尊严地是人像个人样地活并死去,真的是一件太难太悲壮的事。我一次又一次地反问过自己,《乡村孤儿院》为什么让我念念不忘?让我一念及就难受得不行?就觉得不写点文字愧对苏宁?我想最本质的原因,是《乡村孤儿院》让我对苏宁产生了一份感恩之心。因为她不仅写了一部很多作家可以写却不能写好的乡村作品,更因为这部作品向我们描述了乡村老人们不为人知的苟活人间的最后一段生命境遇,并通过这段境遇向远离乡村、远离贫穷、远离病痛、远离孤老之苦的丰衣足食的我们,以无力之力佐证一个真相:不是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不是所有人都居有其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死有所尊。在高楼大厦间有蜗居寒舍,在田园风光间有枯败腐朽。光明尚且与阴暗相对,我们又岂能因为看到过豪宅豪车黄金珠宝就否认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呢?

  这不是所谓“丧”和负能,相反它体现出“文学即人学”、“文学为社会服务”、“作家为人民书写”这一文艺创作核心理念及责任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及其《乡村孤儿院》理所当然值得我致敬,值得我感恩,值得我念念不忘。

  5

  许是一种冥冥注定,在我准备写这篇文字的某天晚上,我点开电视想找一部电影看,《0.5毫米》,就这样在满屏的片名中跳进我视野。我太好奇了,我想象不出一部电影怎么会起这样片名?等我看完内容简介,我有数十秒钟,甚至更长时间地恍惚——怎么会如此巧合?这竟然是一部反映日本老年人生活的电影。

  这部电影2014年在日本公映,片长196分钟,讲述了四个日本老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痛苦、伤害。在日本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社会,老人问题,养老问题,同样是一个无言之痛,是一个巨大黑洞,是一个阳光不能普照的幽暗地带。

  这部影片为什么取名《0.5毫米》?有多种理解,最被接受的一种理解是,这个0.5毫米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0.5毫米”,只出现在第四位老人真壁义男给女主人公山岸佐和一盒磁带的录音中。在录音中他说:“被逼到极限的人,他的光芒就超越了极限,会作为一个自我存在而觉醒。那是能让他有移山的力量,山就是那个人的心灵,或许只有0.5毫米,但这0.5毫米聚集起来,朝同一个方向移动时,就是革命的开端。”

  真壁义男是一位有战争创伤的老人,他说的这段话到底如何理解,我觉得不同的观影者会作出不同的评判,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片名的理解不会趋于一致一样。我对于这个片名,以及老人的这段话,更愿意把它作为一个预言亦或寓言。

  无论如何,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一大共性问题,是否也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或灾难?不得而知。

  6

  人渺小如草芥,人脆弱如浮萍。人的一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经受住各种锤炼、挫折、引诱、虚妄、贪欲而计获事足、安之若素,更因为在各种苦痛、苦难、苦厄中终究于孤独、寂寞、清冷中老去、死去。

  我们终究都会老去的呀,能不能让我们老得不那么痛苦、无助、可怜、孤独?

  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脚下的大地,它将接纳每一位生者,它作生者的归宿,但从不问来的人名和姓。”

  感恩《乡村孤儿院》,它让我的思考具有了哲学意味,也让我再次感受到真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于社会、时代、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