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陶:吟唱给黄河故道的赞美诗——读朱群英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

(2020-10-30 16:38) 5936158

  拜读朱群英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沙河笔记》,不仅被大沙河人艰苦奋斗、勇敢创业的精神所感动,为大沙河两岸荒滩变果园、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欢欣鼓舞,也为作者散文诗般的文笔所折服。朱群英以情深意满的文字所书之美或在意、或在情、或在物、或在景、或在人,莫不让人大为陶醉。其意境或自然而得趣,或雄浑而谐畅,或思深而气沉,或色鲜而明艳,皆微妙地传递出客体的氛围与主体的神韵以及两者的相融,无不造语工妙,兴象宛然。字里行间,时而低吟赞美之诗,时而高唱颂扬之歌,而无论低吟还是高歌都是发自肺腑的爱的心声,都是作者对大沙河、对丰县人民、对故乡的挚爱之情,并由此催生了这部煌煌巨著。其中深厚的文字功力、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把握宏大题材的能力,又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诚然,诗意的感染力之根基是生活,是大沙河人奋发进取精神所孕育的,也是作者自己浓厚的感情因素构成的。读此书,可以强烈感受到群英有一种现实生活触发的内在的、迫不及待的、喷薄欲出的激情,具有一种燃烧的火焰璨放、爆发的力量。因而全书呈现着一种开阔、浩大的气派,像赞美诗一样漫溢着阳刚、雄强、拓展。它丰润富丽、滋华焕彩、潇洒雄放,具有华美而浪漫的长篇叙事诗气质,是一部诗化了的报告文学,让人不时地迷在美中、醉在美中,亦久久享受在美中。

  《大沙河笔记》之美,主要在于人的精神美。

  众所周知,报告文学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它紧贴生活,敏锐、迅速、能动地反映现实,并与当前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的节拍协调,必须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快捷性;又要有文学的可读性、欣赏性,而其文学性是移植、综合各种文学体裁及其他文体的特长手段:新闻的简洁、散文的抒情、小说的描绘、诗歌的意境、电影的蒙太奇、现代主义的变形与梦幻手法及政论文体的辨析、调查文体的数据等,都可为其所用。诸如此类,我们都可以在《大沙河笔记》中欣赏到它们各自独特的审美境界。朱群英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捕捉到大沙河人经过一代代人的拼搏创业,把昔日荒地野滩变成今天的人间天堂。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题材的开拓上具有强烈的新闻价值,有广泛而深刻的感应作用。选择这些题材并精心书写,是因为朱群英深知报告文学艺术生命之强大,首先在于它的时代精神,在于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时代脉搏的跳动,洋溢着饱满的时代气息。翻开这部佳作,处处可以感受到这温煦的新时代的阳光照耀,聆听到社会前进的铿锵脚步。作品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巧妙结合生动的情节安排,用饱含着对大沙河人民真诚、激越、深情礼赞的笔触和艺术典型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大沙河人民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辉煌业绩。难得的是朱群英在作品主人公们的生活道路和创业功绩中,不满足于琐碎浮泛的材料,而是不断深入发掘,探骊得珠,找出最典型的人与事、景与物,并在其深处发现了美的源动力。当然,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对事物一般的了解与感受,而是把它和大沙河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把它放到大沙河的历史与全民族的时代范围内去考察,旁搜远拓,找出最动人的形象,最感人的内核,描绘出五彩缤纷的魅力,显示出隽永深刻的时代意义。这些都成了大沙河人的精神之美的根源。

  大沙河人的精神之美,首先在于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解放前的大沙河两岸,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常常成为“黄水沼泽国。”农田颗粒无收,风来满天黄沙蔽日,雨来遍地黄水淹田,人们饱受其害,在饥寒交迫中煎熬。但英雄的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向黄沙进军,植树造林,改沙治碱。先是数百名受了冤屈的“右派分子”忍辱负重,用自己的躯体和血汗,餐风饮露,开始了战天斗地的第一场战役。其代表人物宋国祥,舍弃小家,离婚后仍披星戴月奋战在大沙河荒滩上。“右派”们走了,知青又来接班,继续向天灾地荒宣战,毫无怨言地把青春、热血洒在了大沙河上。女知青许一新离开繁华都市,来到荒滩,衣不裹体,食不饱腹,同广大知青齐心协力,日夜奋斗。终于汗水浇灌沙土,热血绽放花朵,青春结出硕果。而当地农民更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军,他们为了这块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披荆斩棘,无私忘我,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建成了“十里黄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美丽富裕的新农村。70年的创业,大沙河人培育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大沙河精神”。这种崇高的爱国爱家之美,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迈之美,孕育于几代大沙河人艰苦拼搏的血与火洗礼之中,是大沙河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提倡、所需要、所应该学习的吗?!不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需的吗?!

  大沙河人精神之美,还在于超越时代的科学精神。

  大沙河变得水清岸绿,土肥果香,楼房鳞次栉比,鲜花开遍田野,人们富裕了,生活美好了。但大沙河人不是小富既安的短视者,他们永不满足,他们不断超越现实。他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果园科技革命”,使苹果升级换代,更富营养,口感更好,更受人们青睐,开拓了国内外更多市场。他们有坚强的信念和魄力,学新知识、新技术,开启了农村电商新时代,不仅培训数百名农村青年成为电商高手,而且从各地大量引进科技人才,完善农村电商物流、商流、信息流,各种水果、特产通过电商源源不断销往海内外,而且倍受人们喜爱。大沙河人不再是只会种田的庄稼人,不再是“心里只有二指宽、只看眼前三尺路”的保守农夫,他们是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他们有胸怀、有抱负、有技术、有知识,当然,也有担当、有责任、有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实人物心灵的跳动,而且也可以看到新时代精神的闪耀。

  大沙河人精神之美,更在于事事争创一流的奋勇进取精神

  大沙河人的心胸并不局限于果园与土特产,他们有更广阔的胸怀,更长远的眼光,他们不仅在看得见的物质上做文章,更主动在人们的精神需求层面上进行深入探索。他们根据当代城市人的特点,立足“留住乡村记忆、传承民间工艺、变废为宝创意”三大内涵,坚持“全景资源”“全域旅游”“素面朝天,还其自然”三大原则,创建了“四大旅游休闲观光带”、25公里长的旅游公路带。二坝湿地公园被评为全国美丽田园,大沙河被评为最美乡村,果都大观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一项项荣誉、一顶顶桂冠都被大沙河人擎在手中。而且他们还开发开展农家乐游学、农耕体验、民艺体验、农家美食、古迹探幽以及乡村博物馆、自摘旅游等文化创意深度游特色项目。使大沙河的两岸处处是诗句,景景有特色,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2018年就接待旅客260多万人,旅游收入12亿元,是丰县经济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收入,是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推助。事事争创一流,项项不甘落后,正是这种奋勇进取精神的写照。

  上述就是大沙河人精神美的简略概括,作品中所反映的精神美是朱群英在客观现实中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的。它蕴涵在人们生活的客观形象里,深深扎根于大沙河两岸的土壤中,有着深厚的社会内容与重大的时代精神。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美是生活。”美的客观性就在于它的社会性。但生活中不全是美,往昔的大沙河是何等凄凉悲怆。只有经过人们奋斗改换了面貌的大沙河才是美的。而在这过程中体现出的大沙河人的精神也得到了美的升华。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朱群英在作品中所着力描绘的正是这种美。这也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判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当然,美不是空洞的,只有表现在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中才能为人们感受,才能激发人们的美感。《大沙河笔记》中感人肺腑的创业精神完全凝聚在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与可见可感的自然形象中。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壮阔的时代内容,同情节的丰富性和文笔生动性融合在一起,同环境的变迁性与蜕变性交织在一起,融化为有血有肉的故事,升华为可歌可泣的形象。作品中创业者的群体与个体,改天换地的壮志与行为充满了时代气息,洋溢着诗情画意,因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当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尽管令人感动,但多是概括的素描式的,给人印象尚难深刻。不过作者深谙“典型中的典型”的重要性,于是,他不满足于众多群体及出现过、说过话、点过名的个体形象,而抽出两个典型人物予以重点描绘。一是上世纪80年代的县委书记李清溪,他顶住各方压力,一手抓眼前救灾,让农民能吃饱饭,一手抓长远工作,为子孙后代造福。他身先士卒,迎难而上,为今日的万亩果园打下坚实基础。另一个是新世纪的县委书记王立权,他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脚踏实地,撸起袖子拼命干;他胸怀党的事业,心系丰县人民,他为丰县父老乡亲、为美丽的大沙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新时代的焦裕禄。朱群英浓墨重彩的叙说,让我们沐浴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美里。经过了这样的沐浴,我们自己也容光焕发、精神振奋了,进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是朱群英着力赞颂大沙河人精神美的目的,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

  从对大沙河人精神世界的描述与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是事件与人物的袖手旁观者,他是带着对现实生活澎湃的激情投入创作。由于作品中所描写的现实事件意义之重大,对于丰县整个区域具有创世纪的意味,而且具有深广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内容,从而具有了史诗般的功效。“史诗”的本意是“描述英雄业绩的长篇叙事诗。”它的内容往往是一个民族的传奇、神话或崇高的历史、宗教故事,其中包含社会人群从“迷茫混沌”状态中觉醒的意义。《大沙河笔记》虽然不是叙写整个民族的传奇,但大沙河人的精神却可以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风貌,加之其翻天覆地的巨变,使其包含了史诗的这些基因与素质。而且朱群英大量地、准确地、耐心地把握事实,精心地研究、分析,仔细选择事实,发现并揭示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事实产生的根源,并凭借思想的彩线把事实的珍珠巧妙地串成文字的珠链,为大沙河人民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辉煌花环,为我们共和国唱出了精神奋进之歌,为我们的时代吟诵了一首赞美之诗。当然,这些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沉淀。

  《大沙何笔记》之美,最突出的就是其艺术之美。

  报告文学除了要在真实的事件中表现人物的精神及文章的主题,还必须描绘人物事件周围环境的全部丰富外貌及其内容。朱群英笔下的人物是美的,事件是富有美的内涵的,当代大沙河人的生活也是美的。生活美为作品的艺术美提供了素材,作品的艺术美又反过来为生活美提供了规范。《大沙河笔记》鲜明地体现出这些美学特色,因而显得色彩绚丽,联想深远,形象丰满,用笔汪洋恣肆,触目都是诗情画意。

  朱群英笔下语言生动优美,用词雅丽,状物写景形神毕肖,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将事物的外貌特征与内在神韵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而且极具诗意。如第三章第三节在写到老果园改造得益于果农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时,接下来几句:“可是珠与璧的联合?可是风与雨的押韵?那一刻,谁能真正理解他们那心与心的交流?那一刻,谁能真正体会他们那神与神的相契?谁能真正领悟他们那灵与灵的共振?”5个反问,寥寥几十个字充满了对果农们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欣慰,对新目标的向往。当然,也洋溢着醉人的诗意和深厚的情感。朱群英还善于熔事件与诗情于一炉,用诗的语言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并将热情融注于形象之中。书中多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甚至有几处更是完全诗化了。第三章第五节专门有一小节描写大沙河两岸四季景色,诸如:“那棵棵梨树玉骨冰肌,犹如下凡的仙女降临人间;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梨花,白而不妖,有冰清玉洁之神韵。含苞待放的花瓣似身披纱裙的羞涩少女在枝头舞蹈,风姿绰约,轻盈灵动……”“果农们忙着采摘苹果,丰收的喜悦在嘴边流露,幸福的歌儿在园里飘荡……”如此诗情画意的文字在书中俯拾皆是。作者擅用形象饱满的文字,辅以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虔诚礼赞的情调,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大沙河桃花源式的美好景色,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梦幻般的人间天堂,沉浸在溶溶漾漾的历史文化内涵里。

  与此同时,作品还不时用精辟的哲理概括深化主题,既不失真,又富于诗的意境,这就增加了形象辐射的力度。“由平凡到不凡需要一个过程,而由不凡到非凡需要一种超越平凡与不凡的勇气和毅力。”(第59页),“人品与精神是人活着的脊梁骨。”(第299页),“即使再平淡的人生轨迹里,也沉淀着精彩的风景,潜藏着别样的快乐。”(第195页),……这些闪耀着生活哲理、人生哲理、历史哲理的语言不时出现,显示了朱群英于生活表象下的深沉思索。确实,报告文学如果没有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只有不停留在事件人物言行的表面报告上,才能在更深远的历史背景面前和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向事物的纵深开拓,去掌握反映生活进程中本质的东西,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诞生于80年代初的著名作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历经40年时代变更,仍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重要原因在于作者洞悉历史内涵,把握时代脉动,深挖典型人物的典型意义。主人公陈景润是整个知识分子代表。《大沙河笔记》中的大沙河是当代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画卷。那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开拓创业者的形象,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艰苦奋斗的故事,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真实写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作用和社会影响,都必将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显赫的一页。

  细读全书,可以发现作者用隽永绵密的文笔使人物的精神美和环境的自然美水乳交融,互相渗透,相得益彰。自然美已经完全融化到人物的精神美之中,自然本身仿佛也成了人物性格的延伸和扩展。而人物的精神美则是自然美的根源。为了表现双方这种辩证关系,作者常常用白描方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言行作以点染,数笔之间就将人物的音容笑貌甚至性情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能显示出“他”就是“这一类人”中的“典型”。他写万利忠是“高大健壮,却已是满头白发,但依然能看出他的军人气质,快人快语,干净利落,讲话不拖泥带水。”这朴素的的外貌下,作者概括他的性格:“沉静中含着奔放,淡泊中充满激情,坦荡中洋溢着赤热,豁达中深蓄着素朴。”形神可谓珠联璧合,一个鲜明的形象站立在读者面前。而正是这个不显眼的人物,是丰县慈善事业的带头人,他心善而行美,让人感动。其余几句话、几件事即点明的众多群像与个像莫不给人以深刻印象。这是作者长期的新闻记者写作生涯中磨炼出来的功力所致。

  当前,既能迅速反映现实而包容性又极广的报告文学在文坛卓然一枝,其需求与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文学体裁。但书写新时代报告文学应该牢牢把握住一个基本方向:着力发现反映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励人民奋进的人生典型和社会典型,正面报道当代具有典型意义的先进英雄人物以及不求闻达而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及时反映社会进程风貌的各种时事和物态。《大沙河笔记》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个方向,所以此书值得精细阅读并友情推荐给众多读者。

  (王景陶,著名文学评论家,虽已年近八旬,但老当益壮,童心依旧,坚守本土、寄情本土、服务本土,40年来已评介230多位徐州作家,阅读近万篇(部)徐州作品,撰写五百余篇计百万字的文学评论。这种心无旁骛的执着坚持,源自他对家乡徐州文学事业的挚爱。他2018年出版的《探文思艺录一王景陶评徐州作家作品选》乃此类作品精粹之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