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历史与虚构 ——杨树军长篇小说《滴滴香》读记

(2020-09-17 14:13) 5929089

  杨树军会讲故事。

  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作料须知”有这么一段话: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于是,作家杨树军把袁枚先生请了过来,洋洋洒洒地演绎了小说《滴滴香》的第一回《天池书院,汪恕有初识袁贵人》。袁先生造访板浦镇,这个头开得好,开得妙。袁先生一出场,名人效应有了,这部小说的层次、板浦醋的档次都提起来了。

  调门提起来了,难度系数也提高了。《滴滴香》的定位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给这部小说的写作设置了一个很高的难度系数。难怪他在后记里写道:我越写越觉得这个题目太难,几度想放弃,又几度觉得不舍。既然已经开始写了,那就硬着头皮先把它写完吧。

  实际上,清末小说家吴趼人早就说过,“作小说难,作历史小说尤难;作历史小说,而欲不失历史之真相尤难;作历史小说不失其真相,而欲其有趣味,尤难之又难。”

  山西评论家王春林《历史小说: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一文写道:历史小说会有两种面对历史的不同方式。一种方式是,尽管在内容上是对某段历史真实的描写和表现,但所有的人物、故事却全部都是虚构出来的。……这些属于一种“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自由的小说创作;另外一种历史小说,除了要面对真实的历史史实,还要面对一群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更进一步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艺术加工、虚构和想象,如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康熙大帝》、唐浩明的《张之洞》《曾国藩》《杨度》等。毫无疑问,后一类历史小说,有着更大的写作难度。某种意义上,可以用“带着镣铐跳舞”来看待评价这一类型的历史小说创作。

  袁枚吃过板浦汪醋是肯定的,否则他不会把板浦醋与镇江醋、浦口醋作比较,不会高调地、旗帜鲜明地夸板浦醋为醋中第一。袁枚来没来过板浦,却没有明确记载。但这并不重要,杨树军小说里写他来到板浦,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想象和虚构,是在真实历史人物、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虚构和想象。况且,在板浦及汪醋的民间传说中,都有袁枚到过板浦的说法。

  小说《滴滴香》里,袁枚第一次到板浦时的身份是沭阳县令(史料记载,袁枚在沭阳县令的任上是乾隆八年至乾隆十年,即17431745三年时间)。他手拿纸扇,身着白衣长衫,下了马车后,步行走进城门。夕阳余晖下的板浦镇“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临街店铺繁多,叫卖声此起彼伏,……国清禅寺门前广场上,……聚集着一群孩童在玩耍。踢毽子、丢荷包、跳皮筋的都有。还有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唱着童谣:讲古讲古,讲到板浦……”袁大人禁不住感叹:“板浦,还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此时的海州为直隶州,统州治和沭阳、赣榆二县,地盘相当于如今的连云港市区、赣榆区、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和响水县。可想而知,沭阳县的县太爷是何等威风的角色。但袁大人这次板浦之行却很低调,他在镇长侍启明的家里品尝了地道的板浦美食,尤其是吃了过寒菜烧豆腐;在天池书院,为板浦学子传道解惑;到汪家醋铺,拜访汪醋传人,品尝汪醋,并要买两罐醋带回江宁孝敬父亲。

  最关键的是,袁枚与小说主人公汪恕有第一次见了面。而且“恕有”这名字就是袁枚的父亲当年给他起的。

  也正因为袁枚的这次板浦之行,让汪恕有终身牢记了他的两句话,“先做强,后做大。”“好好传承汪家的祖业,认认真真干下去,必能干出一番伟业。”

  小说《滴滴香》里,袁枚的第二次板浦之行,是在海州地震之后。据史料记载,海州在1731年(清雍正九年十一月八日)发生过一次破坏性地震。袁枚出生于1716年,1739年(清乾隆四年)考取进士,1742年外放江南做县令,先后于江苏溧水、江浦、沭阳、江宁任县令七年。按说这次海州地震时,袁枚才十五岁,不可能当县令,也不可能到板浦来。但小说中安排了袁枚的板浦之行。他是随朝廷钦差大臣到地震灾区视察的,同时,因为汪醋在地震后捐醋给沭阳灾民作消毒之用,他是借此机会向汪家道谢的。我以为这样的安排是根据故事发展和情节需要而构思的,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袁枚只当了三年沭阳县令,但小说里可以让他当十年县令,甚至更长时间;历史真实情况是,袁枚为官时,勤勉理政,廉洁自律,淡泊功名,且能体恤民情,爱民如子。那么小说里安排一次地震灾情,让汪醋在灾后抗疫中发挥作用,让袁大人亲赴板浦道谢,这有何不可?——这就是历史与虚构的结合。

  袁枚第二次来板浦,恰逢板浦镇即将举办美食大赛。在侍镇长、姜会长等人挽留下,“对美食比对做官有兴趣”的袁大人欣然答应留下观赛。当比赛达到白热化之时,袁大人竟暗自下到厨房,用汪恕有滴醋做了一盘最美味的糖醋鲤鱼,击败了两位高手,事实上拔得头筹,让汪醋大出风头。

  接下来,为了酿制新醋,汪恕有带伙计小勇第一次到沭阳买小麦,因为带的银子不够,被粮行周掌柜误会,准备绑了他俩到县衙告官。情急之下,汪恕有想到沭阳县衙有个“朋友”,便让周掌柜容他让小勇出去朝这个“朋友”借钱。

  不承想,汪恕有的这位“朋友”正是县令袁枚。袁大人闻讯赶来,告诉周掌柜,被他扣留的人正是半年前给沭阳城捐醋抗灾消毒的恩人。周掌柜大为惊讶,给汪恕有深深鞠了一躬,当即答应以进价赊账将小麦卖给汪恕有,并达成了在沭阳城专卖汪醋的双赢合作。这是小说中汪恕有与袁枚的第三次见面。

  袁枚在书中第四次出现,已是数年之后,也是本书的收尾篇章。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要在海州地界停留一晚。晚宴的安排非常重要,而板浦美食闻名遐迩,海州府方大人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板浦镇侍镇长。侍镇长提议将已经辞官回江宁的袁枚请来出谋划策,得到方大人的首肯。

  1751年是乾隆六下江南的头一回。袁枚是1749年辞官做随园主人的。那么,要让袁枚出场,必须去江宁小仓山请他。小说里的时间节点与史实吻合。看来,作者对真实历史人物的描写并非信马由缰,而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虽是“戴着镣铐跳舞”,但“舞技娴熟”,“舞姿优雅”。

  这一次,袁先生亲尝新法制成的汪醋三年陈酿,确认这就是失传已久的滴滴香。于是,在觐见乾隆皇帝的时候,袁枚向皇上推荐了汪恕有滴醋:“吃板浦的菜,必须配板浦的醋,那才对味。”于是,一小罐汪醋呈了上来,“袁枚亲自打开封口,一股香气立马就弥漫开来。”“乾隆轻轻抿一点在口中游动一下,顿时满口生津,味蕾大开。咽下口中香醋,感觉酸醇爽口且回味悠长。乾隆禁不住连说两声:美哉!美哉!”继而夸道:“板浦虽小,却也藏有此等盖世工匠。”

  然而百密终有一疏,这次觐见却没有留下乾隆皇帝夸赞汪醋的墨宝,让袁枚懊悔不已。突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袁枚在他的新作《随园食单》里写下了重重一笔: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这是回归历史真实的一笔。这是中华美食史上特别精彩的一笔。

  历史与虚构,传说与虚构,在此完成了有机而美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