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强:吟诗镇江

2013年05月25日 15时06分 

   镇江的华先生一日来信述,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我看来,镇江方游一日许,不会写诗遍处吟。不信,可来一试。如此说来,我当然不信。想必是朋友多时不见,想叙叙旧吧。但华先生是同窗好友,一番美意岂能辜负。于是和华先生电话相约地点时间,旅吟镇江。

   初春时节,我们轻车驶入镇江市西南部,两侧青青地连绵山岗飞掠而过。苍松挺立,翠柏刚劲地高骊山上,一座二十五米高的纪念碑耸入云端,“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九个遒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在当年的风声雨声枪炮声中,新四军打响了挺进江南第一仗。我们的耳畔回响着陈毅司令员满怀豪情即兴挥就的一首七绝,“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同车的华先生低吟起张爱萍将军的《虞美人?题新四军征途画展》,“似曾相识征途画,妙笔难估价。健儿八省汇铁流,大江南北鏖战拯神州。弯弓射日八年度,往事长回顾。摧枯拉朽定华东,山河灿烂血染五星红。”

  驱车前行,我们来到了风景绮丽的金山。但见杨柳婆娑吐青,金山湖湖水荡漾碧波,小桥流水娟秀,高塔屹立巍然。历代文人窦庠、张祜、李翱、苏轼、王安石、冯子振、萨都刺、唐伯虎、吴承恩、赵朴初等在这里都留下了脍灸人口的佳篇。在遥远的历史文海沧桑中,北宋东坡居士苏轼的一首《题金山寺》,读了令人陶醉,拂人心动,“潮水暗浪雪山倾,远浦鱼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万波轻。迢迢绿树江天小,皑皑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宋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金山寺》则令人身临其境,神往心惊,“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插云金壁虹千丈,倚汉峥嵘玉一峰。想得高秋凉月夜,分明人世蕊珠宫”。元朝诗人冯子振亦说,“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瀛第一峰。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心咏诗叹,“几年梦绕金山寺,千里归舟得胜游。”

  在窗明几净、平湖春色的芙蓉楼,唐朝“诗家天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使我们脱口而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碧泉喷涌的一泉茶社,南宋文天祥的一首《饮中泠泉》传诵九州,“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驱车东行,经过荷花湖畔的现代化别墅,我们停车在五十三坡旁,沿着青砖长路缓缓上行,沿坡而建的三道卷门,古韵犹存,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词石刻清晰可观。元代的昭关石塔,历经风雨,饱含沧桑。遥想着当年这里曾经是长江的西津渡口,不由自主地诵读起唐朝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同行的好友则轻诵宋朝王安石的《船泊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远望高耸的润扬大桥飞架天堑南北,宏伟壮观,一叶诗言不禁使我们抚今追昔,感叹不已。

   沿着美丽的“珍珠项练”江滨大道,我们想起唐朝诗人孙荻曾说,“江树朝来出,渔歌夜渐闻。” 南宋诗人翁卷也述,“夕阳波上寺,明月戎边楼。一曲渔家笛,生予无限愁。”但如今驱车东行的前途正是春暖花开,阳光灿烂,我们登上了山势陡峭,石壁嵯峨的北固山,极目江天,大江滔滔波浪,滚滚东流,气势雄浑,蔚为壮观。江两岸碧野万顷秀美,山岗连绵锦绣壮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千古绝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使我们尽心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让我们倾心叙诵。唐朝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引人遥想起当年的北固山风景,“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晚唐诗人孟浩然的《扬子津望京口》尤令人触景生叹,“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人称“诗翰早著”的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字字生景,句句触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甘露寺是北固山的一大胜景,宋朝沈括写到,“丞相高斋半草菜,旧时风月满亭台。地以日月生时见,天到江山尽处回。三国是非春梦断,六朝城阙野花开。心随潮水漫漫去,流遍烟村半日来。”《三国演义》中“甘露寺刘备东吴招亲”,引人入胜的故事把镇江甘露寺刻入了千百年来中华文人的心中,京剧《甘露寺招亲》更使甘露寺广传九州,家喻户晓。

   车出北固山,一路轻驰,车停焦山渡口。我们一行航渡抵达焦山。但见,山峰高耸昂然,满山苍翠绿荫。桂花林十里绿海。焦山河畔,十大名花名园依次而建。有唐朝李白诗人的《焦山望松寥山》助兴,“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元朝诗人郭界写到,“扬子江头风浪平,焦山寺里晚钟鸣。炉烟已断灯花落,唤起山僧看月明。”   明朝誉为“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写道,“松寥阁外水潺潺,流尽年光是此间。一曲梅花来白鹤,几时骑上碧云山。”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作《题自然庵画竹》,和他的画一样,读了令人击掌叫好,“静宝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现代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邓拓先生有一首《题焦山》,“焦山何处有焦光,战火辉煌决胜场。砥柱中流今尚在,长江终古壮东方。”

   畅游焦山十六景后,已是中午时分。庆幸浮玉斋素菜馆为我们准备了“华严月色”、“板桥竹笋”、“素溜鹅皮”“香橼豆腐”,斋外,江风清拂,景色如画;斋内,素菜芳香,佳肴美味,我们一行大开胃口,饱餐之后闭目养神十五分钟,随即上路直驶南郊,经东吴路,过环城路,绕道运河路,只见两岸绿柳低垂,粉红桃花满树盛开,蜿蜒数里飘香。傲放吐蕊的樱花,五彩缤纷,两岸皆春。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七绝,“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回心燃胸,油然出口而诵。

   车至南郊,放眼望去,群山起伏,绿树葱郁,竹木参天。浓荫藏宇,清幽隐阁。难怪宋代著名画家米蒂称之为“城市山林”。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作《题招隐寺》诗为,“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宋朝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有《竹林寺》二首。现录其一首在此,“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耘沉。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在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墓前,翠柏环绕,青松挺立,我们细细读忆赵伯先著名诗作《己酉初度寄友》,“百年已过四分一,事业茫茫未可知。差幸头颅犹我戴,聊持肝胆与君期。欲存天职宁辞苦,梦想人权亦太痴,再以十年事天下,得归当卧大江湄。”沿着幽深的林荫山道,我们闲步览景之中,想起了现代著名诗人闻捷先生,我们想起了他在《花环》一书中所写的热情洋溢的序诗,“你们采摘心里的玫瑰,编织迎接客人的花环,双手捧起彩色的芳香,将友谊挂满我们胸前。我们倾注心坎的清泉,抒写这卷短小的诗篇,答谢主人的深沉情意,纯洁有如冰山的雪莲。”

   轿车驶出南郊,由宽敞美丽的南徐大道进入回归路程,和华先生依依惜别之后,回望山岭起伏,绿色葱笼的“城市山林”,我不禁留恋往返,余意未尽……镇江城,有着江南诗韵的镇江城,有着第一江山诗境的镇江城,有着神州英雄儿女源源诗意的镇江城。

  古城镇江,吟诗镇江。

文章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责任编辑:高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