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大地》(长篇报告文学)

(2020-09-08 15:03) 5927544

 

  一、基本信息

  书名:《风行大地》

  作者:徐卫凤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3月第1

  ISBN:978-7-5594-4562-9

  二、内容简介

  该书是江苏省作家协会2018年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签约项目。

  《风行大地》以真实的纪实笔触与鲜活的文学语言,生动再现了“6·23”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发生后,盐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和各方驰援力量一起众志成城抗灾救灾、重建家园,歌颂了关爱群众、人民至上,忠诚担当、冲锋在前,依靠群众、自强不息,厚德大爱、众志成城的抗灾救灾精神,以及阜宁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该书透视了盐阜文化精神在当代现实中如何保持永不褪色的历史传承。 

  三、作者简介

  徐卫凤,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作家、阜宁县作协副主席。

                         

  四、作品节选

金沙湖之美丽诗篇

  那时,我就住在一片湖水边。那时的湖没有现在浩渺,还没有动听的名字和浩大的名声,但在我眼中已经足够宽阔。我对它黄昏的印象最深,我常常到那湖边去。我记得我是横穿长长的沙地,走过狭长的长满茅草的田埂,来到湖边,常常有船只停泊在湖边,有时是废弃的船只。我登上船只,在湖水里汰洗衣服,或者青菜。

  穿过沙地,一年四季又是不一样的沙地,春天,沙地里长着星星点点新鲜的荠菜;夏天,挨挨挤挤的花生叶蔓是四季里最葱茏的主题;秋天,好像长点山芋;冬季,它则是完全裸露的。

  湖水的由来,是挖沙形成。在这里,是一片狭长的沙岗,六千年前的海湾,海潮东退,形成了陆地。因此,我站在今天的湖边,听到的不单是淡水湖波浪的呢喃,我还分明听到大海潮汐的喘息。那些史前贝壳已进了阜宁博物馆,据说还有汉墓埋在湖边古镇的地层下。

  我生活在沙岗上时,彼时,狭长的沙岗上从东到西有10个村庄,那时这里人气旺盛,一条含沙量高的泥土路贯穿东西十多里长,后来泥土路变成水泥路,再后来通上公交车。这里的村民比起其他地方的农民,日子富裕得多,因为这里靠沙吃沙,每个村的村民都可以因卖沙获得固定的收入。这里流传着民谣:“花生香,梨子甜,黄沙好卖钱。”仲夏,我也曾走过沙地,去湖边的果园里采摘一筐又一筐的苹果。因为是沙地,长出来的苹果和花生俱是名不虚传的甘甜、香醇。

  无论我坐在家门口纳凉,还是在湖边洗衣服,我常远望到湖水里的那座山,那是乡民们汲沙堆起的沙山。每天湖水里总有汲沙船欸乃摇过,那时,曾经幻想过,什么时候,黄沙挖到门前,湖水奔涌到门前,买一只小艇系在水边,兴起时即游湖而去……

  每个黄昏,湖里是最热闹的,汲沙归来的人们扑通扑通跳入湖水,洗刷一天的劳累和满身的泥沙。我也曾经带着孩子在这原始的湖里游泳过,不过我们是带着游泳圈在那深水处漂浮。清凉,纯净,是这片湖水带给人的第一感觉。

  后来,我曾经在南海娱支洲岛的海面上仰咏着,拥抱过热带的灼热的阳光,我想,我的家乡的湖水也是这种感觉呢;当我赤脚站在亚龙湾金黄的海滩上,任白色的南海浪花不知疲倦地冲刷我的双脚时,目光穿过一片金色的光茫笼罩着的人群时,我又想,和我家乡的淡水沙滩是同样的感觉呵。

  此时,我家乡的湖水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碧水金沙湖 江淮新乐地”。乘着旅游开发的东风,深闺人不识的她披着新装,于2010年夏天正式亮相于世人面前。人们惊羡,一块璞石经过用心打磨,终于成了一块美玉,展现在苏北大平原上。碧水金沙湖,我从空中看,却疑瑶台镜,落在人间头。

  金沙湖水,站在沙滩近水边,脚踩进细沙,细细的,柔柔的,波浪轻轻吻着细沙,一圈一圈的涟漪,透明的,无比透明的,一眼穿透到水底金沙,我游过漓江的水,手捧过云南玉水寨的水,无不清澈透明如此。遥望大湖,烟波浩渺,她是大海留下的后世子民,因此她有古黄海浩渺的风范。

  我曾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和一个朋友进入大湖东边七星亭夜游,感受不一样的金沙湖。

  七星亭东边有一片荷塘,曾经有一年夏天,我和一群摄影爱好者深入荷塘腹地,尽情赏荷。那里的荷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芙蓉、芙蕖、菡萏,我的头脑里瞬间跳脱出美丽的古汉语之语词对她们的别称。南宋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至今留在我脑海里,和定格在图片里的,是尖俏的含苞的菡萏,是张扬在碧绿荷叶之上的水芙蓉,仿佛她们和荷叶不是相互映衬,而是媲美。关于金沙湖的荷,沉淀在岁月里的印象,是我坐在水上栈道边,一片墨绿繁盛的绿荷叶在微风中招展,而一支盛开的红荷花艳丽在我的发髻旁,在水波之上,那些美好在流淌,那些芬芳在挥发。

  夜游七星亭,自不会去看夜色里墨墨的荷,但却可以在七个亭子间转悠,像夜游神。湖上的夜风,总是带着水气的清凉,从遥远的天边吹过来,从北边的大湖吹过来,拂过脸庞,丝丝舒爽,又有种神秘的感觉。是的,在黑色的夜幕里,湖上是神秘的,雕栏玉砌,水拍金沙,野鸭偶尔的扑腾,静寂笼罩在湖上。行走木道,偎依栏杆,黑夜笼罩的神秘更加神秘。其实,在它未开发之前,我就留恋它满天的星光、清风和夏夜的蝉鸣。

  关于金沙湖,我还曾经站在大湖一侧,沙滩浴场对面薰衣草园湖边,夜眺金沙湖。那是某一年的一个中秋之夜,当在游船码头栈道仰望到一轮圆月飞升到树梢顶上,满天的清辉洒向人间这一片幽境时,我和朋友转到薰衣草园湖边,静立观湖。

  四周万籁俱寂,湖水一片黑魆魆的,夜色中望不到边,但见波浪翻滚,潜流暗涌,这时圆月投射到湖水中,碎金细银跳荡在黑色的又闪着银光的湖面和湖水里,浩大的湖吸收了月亮,包裹了月亮,尽管满天的光辉,落到湖面,却成了不可控的力。湖就像黑洞一样,神秘地吸纳了月光。我想起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站在湖边,美景实美,心灵颤动,却又有点战栗,不久,逃离了这神秘夜境。

  我也曾经站在现今高高的滑沙山顶上,向西南眺望,烟波缥缈的大湖尽收眼底,水鸟在荡漾的碧波上翻飞翱翔。湖水的舒爽,需要潜入深处遨游,或者浅翔近水才能感受。在2010年暑假金沙湖沙滩浴场第一次对外开放时,我和同事们一起投走进湖水中畅游过一次,这金色的淡水浴场和青岛、海南的海水浴场没有区别,一样的美好。

  我最喜欢的却是乘上游船,乘上画舫,去西面大湖上游览。

  这西面大湖上,有一座美丽的鸟岛,茂树丛中,无数的白鹭和灰鹭栖息,它们在晨光中,在暮色里飞舞,体现精灵的灵光。我觉得,这座岛是神性的岛,它倒影在波光荡漾中,光彩照人,恍若仙境。当游船经过鸟岛以后,再向西南进发,便是一道道一丛丛的芦苇荡,坐在游船上,是波光云影共徘徊,水气氤氲鸥鹭飞。画舫翩跹进芦苇荡,惊起一湖鹭鸟,白鹭,灰鹭,眼花缭乱,它们群起飞到半空,又相继落停在荡中湿地和芦苇丛中。

  除了鹭鸟,有一年,金沙湖上还飞来一群鸟的客人:白色和蓝色的天鹅,虽然它们只作短暂停留,却充分说明这片湿地风光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适合鸟类栖息和生存的家园。

          四季轮回,光阴流转,我在金沙湖边度过十个寒暑假,当我离开那里之后,只不过一两年时间,那里即拆迁开发,一座全新的大湖横空出世,从此“碧水金沙湖 江淮新乐地”响彻苏北平原盐阜大地。金沙湖也成为文明遐迩的旅游景点。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喊你一声,金沙湖》,来表达我对金沙湖的赞美和深深的眷恋:

  我喊你一声,金沙湖

  我的青春便荡漾在滟滟水光中

  前世今生的梦弥漫在黄沙里

  你的前世是海

  你的今生是沙岗

  你的后现代是荡漾着蔚蓝的天空

  我喊你一声,金沙湖

  看见亲人们盈盈的笑语结满篱架

  门前飘着花生的香

  苹果的甜,萦绕着整个村庄

  村庄就挂在夕阳的树梢

  那些小船摇过欸乃的黄昏

  我看见一座山,矗立在湖水中间

  无数的人们在湖上翩翩成仙

  我喊你一声,金沙湖

  村路回应的是铃声叮叮当当

  绵绵乡音声声在耳

  楼群 柳丝 鸟鸣

  沙滩 湖水 画舫

  风声里织满游人的翅膀

  沧海桑田变幻太快

  你华丽转换像一枚急速旋转的金币

  我依恋着湖水

  一粒沙,一朵浪花

  浩渺中我见到共同的乡愁

  黄沙 青草

  水牛 白鹭

  芦苇 小岛

  不见那座今世的城

  我的村庄

  苦涩, 喜悦

  一半,一半,渗透我的灵魂

  我再喊你一声,金沙湖

  我的忧愁和祝福便融化在

  你的水光里

  伴着你一生荡漾

  (节选自报告文学《风行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