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文学评论集)

(2018-03-14 11:41) 5167996

   

  基本信息:

  书名: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

  作者:陆建华

  出版发行: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533-2070-0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陆建华,1940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高邮。196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校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曾任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散文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坚持业务写作半个多世纪,有《文坛絮语》《不老的歌》《家乡雪》《勉耕斋里的诗意追求》《陆建华散文自选集》等评论和散文集多种问世。新时期以来,与汪曾祺同乡的陆建华致力于汪曾祺研究与宣传,系汪曾祺研究会会长,已出版《汪曾祺传》《汪曾祺的春夏秋冬》《私信中的汪曾祺》《汪曾祺与<沙家浜>》四种。其中,《汪曾祺的春夏秋冬》获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另,主编出版的四卷本《汪曾祺文集》获第三届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2014年底,在庆祝江苏省文联成立60周年大会上,获“江苏省艺术贡献奖”。

  

  

  序: 

努力写好接地气的文艺评论

——序《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

晓  华

  陆建华老师的新著《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即将出版,这是我们晚辈感到很高兴的一件事。收在陆老师这部文艺评论集中的第一篇《也谈诗贵创造及其它》写于19621月,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呢。让我没想到的是,那天陆老师打电话给我,希望我给他的新书写序,这让我非常惶惑。对陆老师,除了表达我对他的敬意之外,还能再说什么呢?

  陆老师的文艺评论生涯已超过半个多世纪,他长期致力于当代文学的研究,特别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之后,他集中精力宣传与研究汪曾祺,取得丰硕的成果,出版相关著作多种。我收到陆老师即将出版的《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书稿后,还没有全部读完,就注意到这部新著有着其他文艺论著不常见的特色,鲜明地表现在“篇幅精短、内容宽广、面向群众”三个方面。新著没有收录陆老师的长篇论著,全部是由生动短小的文艺短评组成,多为二、三千字的言之有物一语中的的短论,更多的是千字文。作为评析对象,作品的涉及面十分宽广,不只限于文学,其他如戏剧、影视、音乐、文艺现象和思潮、文坛新动态、文艺工作者的作风、道德、品性,等等,几乎关于当今文艺界的、且为普通读者关切关注的方方面面均多有涉及。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陆老师新著的文风,文虽短小但所阐述的主题却往往重要、甚至重大;谈的是理论问题,却多以轻松活泼的言语生动叙述之,且常在文中围绕主题有意引用发生在文艺界的新闻逸事,将深刻的道理隐藏于普通读者绕有兴趣的故事之中……显然,陆老师新著文艺短论的这三个特色,彰显作者的一种文艺批评的风格,也是在向读者集中地展示一种文艺评论文体的独特光芒和魅力。读着这些文艺短评,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它内容的充实和观点的鲜明,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些文艺短评都是及物的。文艺评论与一般的学术研究不同,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现场,社会上出了什么样的文艺现象,产生了什么新的文艺趣味,出现了哪些有意味的文艺作品,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都应努力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文艺评论与学术研究不同,因为后者是做的后台的工作,它需要时间的淘洗,需要多种观点反复地讨论、辨析,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更需要以文艺史作为坐标和背景,但是,正在进行着的、如流水一般不可中断的文艺生活,却不可能等着这些后台的研究得出结论,再去调整自己的姿态,一切对鲜活的文艺生活感兴趣的欣赏者,也不可能把他们的疑问和思考留待多少年之后才去寻找答案。所以,一个真正的、有担当的文艺评论家总是秉承着这个职业的伦理,他必须紧张地盯住千变万化的文艺现场,他必须要有一种敏锐的嗅觉,能够在复杂的文艺现象中捕捉到问题,他还要有相当的勇气,敢于面对着尖锐的、充满着矛盾的文艺现象,亮出自己的立场,而这些又都建立在一个文艺批评家的学养之上,因为他必须用自己鲜明的观点毫不犹豫地对当下的文艺做出回应。只要读过陆建华老师这本集子中的《仅靠才气写作是不够的》《请别忘了农村读者》《从今诗今译说起》《不是谁都能成为王宝强》等等,都会很真切的感受到陆老师的这种批评风格。文如其人,我是读着陆老师的这些文章从一个小县城来到南京的,在一些文艺活动和研讨会上,我多次聆听到陆建华老师的发言,他从来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的客套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他那一口高邮普通话,充满激情地表达着他对文艺的看法。

  读着陆老师的这些文艺评论,我一直在想,他是在为谁写作?我想,他首先一定是在为自己写,他写这些文艺评论为了表达他对文艺的看法,所以,他的许多文章洋溢着浓烈的情感。其次,他是在为文艺家们写,很多作家、诗人、画家、作曲家,都是陆老师的熟人或朋友,他们或者已经是各自行当的成功者,或者是一些刚走上文坛的青年作家,或者只是业余作者,陆老师乐于与他们对话、倾谈,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为作者和作品问诊把脉,击浊扬清,可以说陆老师是把文艺评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的。不过,我更强烈的感觉是陆老师在为广大普通读者写,为欣赏者写,在这些方面,陆老师为我们搞文艺评论的人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显然与他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有关。我曾有幸听他亲口说过,文艺与评论,确实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同样并重、不可缺少的两翼,中央多次强调文艺评论的重要,但文艺评论的发展现状,却是不尽如人意。对广大普通读者来说,文艺评论尤为缺少。陆老师坦诚地说,“除了自己愿意用最朴实的、最大白话的、最听得懂的文字和文风,努力为广大民众多写接地气的文艺评论,希望有更多的文艺评论工作者从事这一十分重要的工作”。1963年暑期,陆老师从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后,仅做一年的高中语文教师,就被调到党政宣传文化部门工作,直至2001年在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工作岗位上退休。这样一以贯之的近40年的工作经历,使他始终对文坛保持密切的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想看什么,听什么,对一部作品有怎样的看法,包括褒贬、疑问等,他都注意观察与思考,这与他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也是出于一位文艺评论家的责任感。他写下的那许多作品,是他深入到文艺工作的第一线,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关注、调研后的结果。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使他始终把文艺评论的眼光盯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大到时代精神、文坛焦点,小到一首歌、一个段子,几乎无所不包,都是他的文章中关心和讨论的问题。也正因如此,陆老师的文艺评论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他的许多的文艺评论从题目上一看,都是冲着问题而去的,比如《站在哪里拍摄生活》《花儿为什么不那么红》《我们现在还需要书吗》《作家们何以集体弃权》《文艺期刊如何吸引读者》等等,都是在试图回答这些疑虑和困惑。文艺评论本来就应当解决问题的,但,问题是什么,来自哪里,答案是什么,以及,解决了这些问题后的效果如何,这中间大有文章。看了陆建华老师的文艺评论,就会感到,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及的诸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明确看法,既是一个批评家直面问题、并经过认真思考后坦诚地作出明白的阐释,更是对广大读者心中的种种想法,所作出的及时、恰当、也是最通俗的回答。读了《不要苛求笑声》《通俗小说大有可为》《好诗应是心底花》《吹散影视界的脂粉气》这些文章,我都能想象读过这些文章的读者那种满足心情。仿佛他在昨天刚看了一场表演、一集电视剧,或者,刚读了一部小说、一首小诗,既获得观赏、阅读的愉悦,却也可能有某种疑问和不解,恰恰在这个时候,读到陆老师刚写的相关文章,不但受到启发,也会感到及时解惑的快乐。基于此,我要说,陆建华老师的文艺评论是具有群众性的、接地气的文艺评论。

  说到这里,我觉得即使没有读过陆建华老师文艺评论的人,都会由此想见他的话语风格,他从不故作高深,从不玩弄那些玄而又玄的概念,而是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如语家常。陆老师的文艺评论写作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为历史的原因中断了十多年,他重新开始写作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了。这其后不久就是中国文艺评论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的批评方法,甚至于将许多自然科学的理论都移植到文艺评论中来,以至于八十年代中前期兴起过文艺评论的方法热。然而,在陆建华老师的文艺评论中,绝没有那种故弄玄虚,唯洋是举的习气,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话语风格是陆老师的自觉追求,是他在对文艺评论的目的、功能作了思考以后的选择,同时也是他对自己美学趣味的建构。当然,陆老师的这种批评风格并不是前无古人,也并非独此一家,在中国古典批评当中,诗话、词话都是写得随性而率意的,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许多作家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所写的文艺评论也是通俗易懂的,像李健吾、朱光潜、宗白华、茅盾等人的文艺批评都是非常生动的,至于后来秦牧的《艺海拾贝》更是风靡一时。文艺评论有许多传统,写法也不可能定于一尊,而陆建华老师所继承和发扬的正是上述这一传统,他总是把思辨和推理放在生动形象的文字的后面,总是在文章里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他甚至打通了叙述与说理的界限,使得一篇文艺评论常常成为一篇美文,许多的篇章读起来就是一篇好散文,读完以后,那该说的理都说了,原来不明白的问题也都豁然开朗了。如果深究起来,这样的风格其实缘于批评家对文艺的看法,对文艺批评的看法,对文艺批评家的看法,这样的批评风格实际上是在表达文艺是以形象来说话的,是以情感人的,文艺批评也是文艺创作的一种,不能因为它要说道理就不文艺了,就脱离了形象。文艺评论家首先应是一个鉴赏者,审美者,也是一个对文艺作品进行二次创造的人,他可以在文艺评论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坦露自己在欣赏中所激起的审美情感,并且力求用这样的体验和情感来与读者交流、互证。这样的文艺评论就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更多地引发文艺欣赏者的共鸣。我在读陆老师的评论文章时常常忍不住想,为何现在很少人去看文艺评论,特别是普通文学爱好者、甚至也有作家艺术家本身,见到文艺理论文章就自然地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原因很多,这或许与写作者总是把文艺评论往学术研究上靠,总是下功夫把文艺评论写成专业术语满篇的高头讲章、并总是以把自己的论文能在核心期刊发表作为第一追求,凡此种种,长此以往,文艺评论如何能够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又如何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激情和兴趣?当然,这不是说文艺评论就应该短小,就仅仅以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阅读兴趣为唯一目的与追求,文艺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问题取向的多种多样,目标读者的多种多样,表达风格的多种多样,传播渠道的多种多样,等等,只有这样,才是健康的文艺批评的生态,也才能形成文艺批评的繁荣局面。正是从这样意义上说,我认为陆建华老师几十年来的实践和坚持是多么的可贵,又是多么的有价值,他已经取得的成绩对我们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