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文学创作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6年03月30日 14时33分 

  人物简介

  范小青,女,1955年7月出生于上海松江,从小在江苏苏州长大。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十九部,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小说代表作《城市表情》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短篇小说代表作《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她是文坛“劳模”,从25岁发表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到现在,作品已经超过1000万字;她的笔触总是停留在社会基层的民众,描绘众生百态,展现喜怒哀乐;她的作品没有轰轰烈烈的描写,只在细腻生动、柔软平和间映照出时代生活的巨变。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

  知青经历是宝贵的人生积累

  十几岁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十多岁的时候,随下放锻炼的父母一起到农村。城市小巷里的孩子,突然看到了大片的土地,看到那么多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情,才知道原来世界可以存在很多的不同。

  我记得在农村的中学读书时,因为没有鞋,下雨天是光脚上学的。我成年后的手和脚长得偏大,跟我身高比例不相称,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光脚干农活太多造成的。当时,我年龄小,还不太懂事,对生活的艰苦、家庭的变化,都没有觉得那么可怕。我反而觉得在农村和农村孩子一起学习、劳动,把我的个性释放出来了。

  《赤脚医生万泉和》是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中就有我们当年下放农村时的深刻印记。虽然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时代背景和当时的农村医疗现状完全是真实的。小说出版时,我请一位画家朋友给我画了几幅插图,就是按照当时我们下放农村院子的形状来画的。

  高中毕业以后,我一个人去插队当了知青。在农村前前后后生活了十年,这段经历确实很难忘,也是我写作中非常宝贵的财富,所以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写的就是知青在农村的生活。文学可能就是需要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体验、去感受,才能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目光投向新生代农民工

  从农村到城市后,有一段时间,我开始观察进城农民工。他们怀着美好的向往来到城市,顽强地生活着。这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现象,所以我写了短篇小说《城乡简史》。小说描述了一个有记账习惯的城里人蒋自清,他的一个账本被误捐了出去,辗转到了甘肃西部的王才手里。王才被账本中记的一瓶“香薰精油”弄糊涂了,为了搞清“拇指大的一瓶却要475元的香薰精油”为何物,他举家进城,租住在车库收破烂。车库隔壁的业主,就是账本主人蒋自清,二者免不了打交道,不过他们不可能相认。城市对农民工的理解、关注和帮助到底有多少呢?这正是小说想提出的问题。

  后来我又关注到更年轻的一代农民工,最早进城的那辈农民工是他们的父辈。老一辈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目的很简单,赚钱寄回家造房子、给儿子讨媳妇等。但是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光是打工赚钱,更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一位公司老总给我讲过一个现象:他们公司的保安,每个月的上半月,晚上宿舍里是没有人的,因为月初发了工资,他们就出去下馆子、K歌、看电影。到了下半个月,这些年轻人晚上都在宿舍里闲着,因为没钱了。这说明,年轻的农民工想融入城市生活,但却还不知道怎么做。

  我们如何给予他们关注和帮助?我的目光渐渐扩展到在城市打拼的更多年轻人,尤其是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在城市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如何面对生存压力,如何实现梦想,都激发了我写作的激情。于是,家电安装工、网络维修工、房屋中介等等,都来到我的作品中。我打心底深处关心和关注着这群人,希望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街巷里弄的人和事情有独钟

  每个作家的兴奋点不一样,关注点也不同。我的小说关注的对象始终是社会最基层的人物。有评论家开玩笑,说我的小说里没有处级以上的干部。我就是偏偏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感兴趣。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刚当专业作家的时候,就主动跑到居委会去挂职,后来还曾到区政府挂职,都是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记得在居委会挂职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房屋普查,居委会聘请放暑假的大学生挨家挨户去丈量。我们丈量房屋的过程中,有一家人我记得非常清楚,七八口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怎么住呢?屋里搭了一个铺,男的睡在下面,女的睡上面。老百姓生存的艰难触动了我,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叫作《裤裆巷风流记》,就是写城市改造中的住房等一些问题。

  我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关于社区居委会的故事。这个题材出发点是因为我们那儿有一位优秀的居委会干部去世了,她是一位道德模范,事迹非常感人。我从她的事迹出发,来写这群在城市基层、为居民排忧解难、为政府搭建桥梁的好同志。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居委会工作人员收入低、办公经费少、社会关注度低。为此,我除了想写好这方面题材的小说,还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区居委会的支持力度,解决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提高工作待遇等等,而且,要从舆论上引导全社会正确认知居委会的工作。

   “写书人”先要当好“读书人”

  除了写作,我还是一个专业的读书人,虽然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我不少时间,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集中阅读一些好书。虽然各种“朋友圈”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吸取一些信息,但是真正需要的精神营养,可能还是要靠阅读书籍来补充。

  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位残疾农民,和老母亲一直在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依然非常喜欢读书写作。他曾给我写过几封信,我很为他的精神感动。后来,我和同事专程去看他,我们作协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他,热情鼓励他读书、写作。不久他就学会了使用电脑,还开始写长篇小说。

  现在的读者有两个不太合适的阅读倾向,一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了解更多的信息;二是比较功利,要开公司就买营销秘籍,要炒股票就买本股票指南。其实真正的阅读,更多的是需要全方位的营养。这种营养能培养人的人文情怀,提高人的生活品位。我觉得在提倡全民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来做工作,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

   好作家要做有心人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作家,我觉得天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有心人。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大家见怪不怪的,但是如果作为作家也见怪不怪,那就写不了东西。因此,写作也有一件万变不离其宗的事情,这个“宗”就是大地,就是我们鲜活真实的社会生活,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资源。

  作家的心要与群众的心息息相通,要在感情上跟各阶层的人们沟通,触碰他们的喜怒哀乐。作家无论人在何处、家在何处、工作岗位在何处,心一定要在下面。下面是群众,是大地,是我们牢不可破的基础。只要大地还在,我们的根就不会动摇;只要大地一直在发生变化,我们的作品就能不断地创新创优。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一个词“工匠精神”,他是针对制造业来说的。我觉得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这种精神,包括我们文字工作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有些作家写文章,恨不得今天有想法,明天就写出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赶得上时代。这种快节奏对精品的生产是有影响的。真正的精品,需要慢慢打磨和酝酿,需要岁月的冲刷和涤荡。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3月30日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